第三百二十四章 添喜(四)(第1/3頁)
章節報錯
楚維琳示意流玉扶了薛家的:“你莫要急著謝,這也就是我一頭熱,事情成不成,還要看婉言姑娘的意思。是咱們家裡請她來教幾個小丫頭,不是大包大攬地就定下了。”
薛家的連聲稱是,心裡想著,不管婉言姑娘那兒應不應這事體,自家奶奶有這份念頭,底下人已經是感激不盡了。
家生子裡的這些小子姑娘們,往後能有什麼造化,全看老子娘爭不爭氣了。
若是老子娘在主子們跟前有些體面,往後也能替子女們求來個好差事,再次一等的,要多孝敬孝敬掌著人事的婆子們,要是能得個青睞,許也能去主子面前伺候了。
要是都輪不著,就在外院裡做個苦差事,也就如此了。
可不管輪不輪得上,小子姑娘們要是識字了,總歸是多個機會。尤其是內院裡選伺候的人手,識不識字當真是有區別的。退一萬步說,真的沒有出頭的機會了,姑娘們往後婚配了,識字的也能替婆娘掌個賬冊,比睜眼瞎強多了。
跟來金州的這些媳婦子,也不是人人識字的,讓她們教孩子,等於兩眼一抹黑。
婉言姑娘知書達理的,若能來教書,那當真是天上掉下來的好事情了。
楚維琳偏過頭與杜楊氏道:“夫人覺得這活計如何?我瞧著吧,婉言姑娘很是文氣,真跟她說的那些,去替人家洗衣服當廚孃的,實在是太屈才了,雖然說,她來教這些小丫頭們唸書也是大材小用了。”
“夫人,我知道您是替婉言打算了的。她要自力更生,離開杜家,能自己賺些銀子生活已經不易了,大材小用什麼的,當真說不上。”杜楊氏說完,想起婉言那溫柔乖巧模樣,又是長長嘆了口氣。“婉言不僅能教認字。女紅也出色,教府上小姑娘們倒是好的。”
楚維琳含笑點頭,杜楊氏沒有意見。那她就再去問一問婉言的意思了。
擇日不如撞日,楚維琳不喜拖沓,便讓人去婉言家中相請。
等了三刻鐘,婉言便到了。
見杜楊氏也在。婉言有些忐忑地行了禮。
楚維琳看著她走路的姿態,似是已經好了。便放下心來,與她說了教書的事情。
婉言抿唇,等楚維琳說完了,她抬起烏黑的眸子。深深望了楚維琳一眼:“夫人,府上從前沒有替小姑娘們請過先生,夫人有此舉。可是特特為了我?”
楚維琳放下茶盞,笑盈盈道:“從前的確沒有。但我琢磨著,這事兒也是該做的,讓這些家生子們識字,是一樁好事。若你不能來教她們,我也要請人留意一番人選,再挑一個合適的出來。雖說是教認字,但也是教道理的,我想請穩妥的人來。我剛也和杜夫人說,你的學問應當不差,其實是我們大材小用了。”
婉言和杜徽笙從小一道長大,雖然關係並不親近,但杜家能培養出一個探花郎,除了孩子本身聰慧之外,家中的書卷氣應當是極重的,在這樣的一個環境裡,婉言自然也是讀過不少書的。
婉言站起身,垂手道:“夫人太過抬舉了,我小時候唸書,一來是不辜負公爹婆母的心意,二來是打發時間,說不上鑽研過了。”
楚維琳笑著擺了擺手:“只是教小姑娘們識字懂禮,又不是教導科舉做八股,要說鑽研也就過了。杜夫人與我說,你的女紅也是極好的,趁著機會指點指點她們。”
婉言輕輕咬唇,看向杜楊氏和楚維琳的目光裡添了許多感激。
她念過書,她經歷過起伏,所以她知道,不是每個人,人生都會有轉變的機遇的。
婉言生在一個小鄉村裡,母親生了她時就死了,父親嫌棄她是個不頂用的女兒,繼母沒少欺負她,要不是阿爺心疼著護著她,她怕是活不到五歲的。
五歲那年,因著她的八字,婉言的生活徹底改變了。
杜家尋到了小鄉村裡,父親一聽人家是來買童養媳的,獅子大開口,恨不能把她和圈裡的母豬一般稱斤論兩地賣了,阿爺見杜家是正經人家,覺得她跟著杜家能吃喝不愁,就沒管父親繼母,讓她跟著杜家來了金州。
在她根本不懂什麼是出閣什麼是新娘的年紀裡,小小的婉言坐了花轎,女兒夢未醒,女兒夢也未懂。
杜家的公爹婆母待她極好,替她取了新名字,教她寫字繡花彈琴,她真的過上了阿爺盼望的吃喝不愁的日子。
雖是不愁,但進項少,慢慢的也就不寬裕了。
尤其是在杜徽笙要進京趕考的時候。
婉言開口去問杜楊氏夫婦借了盤纏,只等著杜徽笙高中。
她和杜徽笙雖然拜過天地,但在杜徽笙眼中,她沒有一點兒份量。
婉言並不在意,她看重的是給了她新生的公爹婆母,杜徽笙有了好前程,能叫老人跟著享福,她這個名義上的妻子也沒有什麼怨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