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禮佛(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此章自動釋出,晚上還有一更~~
因著第二日一早就要走,楚維琇那裡正收拾著東西。
桐哥兒吵著要出去玩兒,賀淮卿拗不過他,帶著兩個兒子出門逛了一圈,下午回來時提了不少小孩玩意。
桐哥兒兩隻手各拿了一個果食,笑嘻嘻把其中一個給了楚維琳,道:“這個給弟弟。”
楚維琳看著那栩栩如生的果食,笑道:“謝謝桐哥兒。”
那是個揉成了老虎模樣的果食,油麵蜜糖在匠人的手中成了藝術品,與後世街頭的麵人不同,果食都是可以食用的。
霖哥兒圓著眼睛看那果食,伸手道:“我要!”
楚維琳把兒子抱到懷中,教他向桐哥兒道了謝,才把果食給他,霖哥兒左看右看,想了會兒,一口咬了老虎尾巴。
桐哥兒嘻嘻哈哈與霖哥兒玩鬧,元哥兒此刻倒是老實,認真與他母親說話。
“沒有到處玩兒,就在後頭街上走了走,午時父親帶我們在迎客居用了午飯,等買了果食,就回來了。”元哥兒一五一十道,“母親,那捏果食的可真厲害,一會兒就是一個,好看極了。”
當夜擺了宴席,算是送行。
等天一亮,賀淮卿和楚維琇便帶著孩子上了馬車。
楚維琳使人送到了城門口,李德安家的回來道,瞧見了另一輛馬車候在城門那兒,似是閔姨娘與賀三娘、賀五娘。
看來閔姨娘那裡,是把楚維琇的話聽進去了。這樣也好,楚維琇也算是求仁得仁。
至於賀五娘嘴裡說的傾慕也好愛意也罷,反正是成不了事的,楚維琳也不至於要攔著阻著別人的那點兒心思,就與她之前和李德安家的說的一樣,若連這種醋都要吃,吃相也太難看。
中秋那日。滿娘備了不少月餅。頭一回在外過中秋,對著圓月,難免有些思鄉之情。
半夜裡落了一場大雨。第二日醒來,便覺得天氣涼爽了些。
“這才像秋天了。”楚維琳笑著與幾個丫鬟道。
杜楊氏與李周氏過來,閉口不提閔姨娘的事情,也不講高家。只說了些家常。
楚維琳問起了金州附近的廟宇。
“我到金州之後,還沒有去燒過香。”楚維琳含笑道,“原本六月裡該去的,實在叫小祖宗折騰得出不了門,也就耽擱了。現在這胎是坐穩了。就想著去拜佛,說起來現在若不去,再過幾個月。等肚子再大些,越發不敢出行了。若是城中有寺是最好不過的。可要是出城,到底有些忐忑。”
楚維琳誦經卻也不盡信佛語,誦經與她是平心靜氣,但她喜歡佛家之地的清淨平和,木魚鐘鼓伴著誦經聲,能讓整個人都平和起來。
李周氏看了眼楚維琳手腕上的佛串,道:“金州城裡,除了城隍廟中香火旺盛些,沒有別的佛家道場了。金州人燒香,多是去城外雁雲山,雁雲山上大小寺廟幾十座,主峰凌音寺倒也靈驗的。”
杜楊氏不贊同地搖了搖頭:“凌音寺在半山腰,馬車也只到半途,後半程要靠轎伕抬上去,到了山門那兒,就連轎子都坐不得了,不方便呢。”
李周氏知道杜楊氏的擔憂,孕中好壞,實在說不準的,她也聽過不少傳聞,前一刻還好端端的,就在自家園子裡走了幾步,回屋裡後就見了紅了,這樣的事情也不是沒有,也有孕婦活蹦亂跳沒個太平,卻是半點兒麻煩沒有,最後滋溜一聲孩子落了地,當孃的還沒受什麼罪。
說到底,全是看運氣。
可若是她們推薦了凌音寺,楚維琳路上出了些差池,那可真就是罪過了。
李周氏趕忙道:“確實不方便。不過雁雲山腳下另有一廟宇,喚寶慶寺,因著這一路去平坦,安排好了之後,馬車到了寺廟後山處,小門進去不遠便是廂房,休息片刻,到大殿禮佛也還便宜,因此咱們金州不少老太太去上香,常常都去寶慶寺。”
楚維琳聽了便來了興致,追著又問了一句:“這寶慶寺主求什麼?”
杜楊氏不疾不徐說起了寶慶寺的來歷,道:“寶慶寺不是百年古剎,比起那凌音寺百年香火旺盛,寶慶寺還是弱了一些。寶慶寺差不多是三四十年前修建的,當時的金州知州是胡大人,胡大人的母親信佛,每個月都要去凌音寺禮佛,年紀大了行走不便,胡大人是個孝子,便做個牽頭人,自個兒掏了些銀子,又向金州附近的鄉紳大戶們募資,建了寶慶寺。為了讓老太太上香便宜,修了後山小路,直到廂房外頭。也因著這份便宜,各府老太太上香,也愛去寶慶寺。
寶慶寺是胡大人為了母親修建的,主求家宅平安,長輩身體康健,除了主殿那尊白玉的大慈大悲觀音像之外,配殿供奉的藥王菩薩也是香火鼎盛,很是靈驗的。自打建成起,收了不少香油錢,一直在修繕擴建,到現在也有一番規模了。”
楚維琳聽完便笑了,對於上了年紀的老太太們來說,心中盼望的其實也就是平安和健康,寶慶寺主求這些,也是契合了老太太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