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好眠,除了醒來時那有些粘膩的汗水之外,楚維琳歇得很好。

初六那日,高家那兒又送了帖子過來,兩方確定了楚維琳到高府的時間,以備能夠準備完全。

花瓜宴在下午時才開始,楚維琳在府衙裡用了午飯,便坐了馬車出門,為了方便她出入,馬車裡經過了一番改裝,讓她能夠舒舒服服地半倚著。

楚維琳自己也曉得輕重,李德安家的與鄧平家的隨行,還帶上了流玉和娉依兩人,一道往高府去。

高府所在的小巷裡,馬車一輛接著一輛,楚維琳左右不趕時間,便依次等著,高府的下人確認了來人的身份,請馬車從側門去了後院。

高**奶在二門上等著她,見楚維琳到了,她笑意盈盈迎了上來:“夫人今日氣色真好。”

“小祖宗這幾日太平多了,我也鬆了一口氣。”楚維琳笑了,陸續到了二門上的太太奶奶們紛紛與楚維琳見禮,她含笑回了。

高**奶不敢讓她多走路,請楚維琳上了軟轎,一路抬到了水閣之上,請她落座。

這處水閣,楚維琳前一回便來過,依水而建,四面通風,夏日裡坐在二樓裡,只要開著窗,不用擺冰盆,都很涼快。

登門的客人們多在一樓,亦或是其他花廳裡,二樓上安靜些,人也不雜,是特地為了楚維琳準備的。

楚維琳客套了幾句,也不會辭了主人家的好意,見二樓還擺著些桌椅,便問高**奶道:“還有哪幾位姐姐來?”

高**奶道:“都是今兒個的主審,我家老太太、兩位同知夫人。還有范家的大太太與陶家的老太太。”

杜楊氏與李周氏兩人,楚維琳能和她們說到一塊去,高家的老太太是個左右逢源的人物,範大太太為人高傲些,前一回楚維琳與她也就是點頭的交情,至於陶家老太太,楚維琳從未見過。

心裡盤算了一週。與這些人一道在二樓坐著。不敢說一定十分愉悅,但應當也不會彼此遭嫌,畢竟有高老太太這個能周旋的人物在場。

人陸陸續續齊了。彼此交談了幾句,楚維琳就把注意力落在了園子裡的姑娘們身上。

杜楊氏與楚維琳介紹道:“城中未出嫁的姑娘們人數眾多,不可能一一到府中來,多是雕好了花瓜送到府裡的。高家做事仔細,登記好了名姓。再把花瓜呈上來。而像底下這些入府來的姑娘們,倒是可以在湖邊支了桌子,當著大夥的面兒來雕花瓜。”

楚維琳一面聽,一面頷首。順著杜楊氏指的位置看過去,果然已經擺了幾張桌子,又備了各式瓜果。只要姑娘們需要,就可以動手了。

比起這些能現場雕花瓜的姑娘。那些只能送成品入府的姑娘們肯定是會吃虧一些的,但楚維琳心裡明白,能有機會讓所有願意參加的人都加入進來,已經是難得的了。

府中年輕姑娘們多,嬉笑聲不時從底下傳來。

高老太太抿了口茶,笑著道:“這般精神,老身真是羨慕不已,恨不能年輕個幾十年,與她們一道耍玩去。”

陶老太太哈哈大笑,道:“老姐姐當年刻花瓜也是出了名的好手,今日不如也動一動刀子,給底下那群小丫頭們開開眼?”

“哎!那是當年,如今吶,拿起刀子就怕傷了自己的手,真的是老了。”高老太太連連擺手。

氣氛一下子輕鬆了不少,兩位老太太關心起了楚維琳的肚子,又把話題帶到了養兒不易上,在座的都是當過孃的,頗有些心得,說起孩子來就越發收不住嘴了。

丫鬟們添了茶水,底下有到府的太太上來問安,有幾位身邊還跟著十三四歲的姑娘,或是羞澀或是大膽地在眾人面前露了個面。

又有一位太太領著姑娘來了,楚維琳認得她,夫家姓賀,身邊養了兩個姑娘。

三人一登場,楚維琳便覺得眼前一亮,賀二太太自個兒長得一般,生養的兩個姑娘倒是模樣出眾,江南女子的小巧與溫婉讓人十分喜歡。

楚維琳笑著誇讚了兩句。

賀二太太心花怒放起來,道:“夫人,我厚顏說幾句,我家三娘與五娘,是金州城裡出了名的好模樣了。不單單如此,還是手巧的,一會兒就要在水邊雕花瓜,當真是活靈活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