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來歷(第1/2頁)
章節報錯
琉璃苑的大門半開著,楚維琳抬步進去,就見楚維璟站在院子裡。
吩咐了寶槿在外頭守著,楚維琳快步走到楚維璟邊上,喚了一聲。
楚維璟見她來了,挑眉笑道:“這麼急尋我,有什麼事?”
滿娘告訴她的那些事體,由一個做妹妹的來問到底有些尷尬,但楚維璟待他們兄妹素來親厚,楚維琳不願意見他行差半步叫阮氏抓了把柄,吸了口氣,問道:“三哥哥,那清霽巷的俞娘子,是個什麼來頭?”
一聽這話,楚維璟怔了怔,瞪大眼睛問:“你怎麼知道?”話一出口就想轉過來,喃喃道,“我說趙三兒今日傳話怎麼有些畏首畏尾的,原來是為了這個。”
楚維琳盯著楚維璟,也不知道是想起了俞娘子還是叫楚維琳盯得不好意思了,臉上隱隱發燙,楚維琳心說不好,莫不是真叫趙三兒說中了?趕忙道:“我也不是要管哥哥的私事,只是咱們府裡什麼規矩,哥哥千萬要掂量掂量。”
不僅僅是面上,連耳朵都燒紅了一片,楚維璟抬手拍了拍臉頰,輕咳了一聲,聲音都不似平日裡爽朗:“你想到哪兒去了。”
楚維琳眨了眨眼睛,這意思是她想錯了?
“那個俞娘子……哎!”楚維璟一提起來就不太自在,避開了楚維琳的目光,把事情一一講來。
自從上回尋到些蛛絲馬跡之後。楚維璟對此事更是上心,一門心思要再尋到些線索。
只是這畢竟是幾年前的舊事,孫氏過世後。二房裡被阮氏拿捏著,舊人都不剩幾個了,再是掘地三尺,都翻不出什麼來。
不過,那穩婆的出現倒是給了楚維璟一些方向,這些證據並不一定就會在楚府裡,他還可以朝阮家人下手。
阮家在京郊。這一支是從南方大城遷來的,在老家也有一番名望。到京城後有子弟在官學唸書。按說這樣的人家是不會和楚家扯上什麼關聯的,為何在娶填房時會選中了阮氏?
楚維琳懷疑阮氏和楚論肅本就認識,楚維璟依著這條線去翻尋阮家人的生活軌跡,倒還真發現了些故事。
二老太爺楚證勉在世時。曾有過一位姨娘。
那姨娘姓程,世人多信佛,她卻是信了真人的,京郊有一清水道館,有不少道姑修行,其中也有些高人,在京中頗有盛名。
程姨娘在年輕時曾有過一女,養到*歲沒有養活,在楚證勉和二老太太相繼過世之後。也起了遠離塵世的心,叫聞老太太做主,送去了清水道館。
府中姨娘去修行。少不得多添些香火錢,尋常都是家中僕人送去,但楚論肅和那早夭的妹妹感情不錯,念著姨娘半百年紀,會在逢年過節時偶爾過去看望。
楚維璟去了清水道館,程姨娘在去年時已經過世。但如今還在館中生活的一位聾啞老婦正是阮氏的姨母,亦有一位道姑回憶。阮氏未嫁之前,常常和她的母親一道來看望姨母。
這個發現讓楚維璟又是興奮又是心冷,原來,楚論肅和阮氏當真有可能早就相識,這也就算了,曾經以為是意外的母殤越來越不像一場意外,而他的父親怕是當真牽扯其中。
聾啞的老婦自是說不出什麼來,楚維璟心情沉重,偷偷跑去阮家宅邸附近轉了一圈。
也就是在那兒,楚維璟遇見了俞娘子。
俞娘子那時可不是趙三兒口中那般美豔無比,相反衣著極為樸素,躲在角落裡,一雙眼睛惡狠狠盯著緊緊閉門的阮府。
鬼使神差的,楚維璟上前問了一句。
俞娘子自報了家門,說是孃家姓俞,半個月前剛到了京城,與阮家有仇,不過一介女流也無能為力,只能盯著看看。
楚維璟大為驚訝,反問道:“這般直白,你不怕我是阮家人?”
俞娘子卻是笑了,搖頭道:“你看阮府的眼神與我一樣,只有仇恨。”
興許是見楚維璟衣著出眾,不似尋常人家子弟,俞娘子自知獨身報仇無門,便把她的仇怨告訴了楚維璟,以求能尋得一些助力。
俞娘子和她的母親俞醫婆本就不是京城人,四年前入京,俞醫婆懂些岐黃,就在京郊一帶給婦人看些身體,因著為人老實,醫術不錯,才兩三個月,也漸漸能站住腳了。
那年四月裡,俞醫婆叫阮府請去看診,是府中一位年輕的姨娘有些風寒,哪知一診脈,竟是有喜脈,只是月份很淺,並不明顯。
俞醫婆如實相告,收了診金就回來了,這事也沒放在心上。
十天之後,俞醫婆看診的一個婦人突然沒了,家屬鬧起來打瞎了俞醫婆的眼睛,更把她們母女兩人趕出了京城。
帶著失明的俞醫婆,俞娘子沒有法子,嫁給了一個樵夫,相攜過了幾年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