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如玉(第1/2頁)
章節報錯
晚上還有一更~~
鸚哥福身,笑著道:“五爺得了二甲頭名。”
楚維琳眨了眨眼睛,一時不知道該露出何種表情來,她去看楚倫歆,見對方亦是有些愣怔,眼底飛快閃過了可惜。
“老祖宗怎麼說?”楚倫歆問了一句。
鸚哥笑意不減,道:“老祖宗很是高興,張羅著要擺宴。”
楚維琳和楚倫歆對視了一眼,心裡琢磨著老祖宗此刻的心情。
二甲頭名這個成績,雖不及頭甲那般風光,也是極其難得了的,只是她們一時摸不清老祖宗的心思,怕她期望過大,反倒是失望了。
而聽了鸚哥的說法,似乎老祖宗的心態也很平和,倒叫人鬆了一口氣。
楚倫歆要坐小月子,自然不能下床,便讓楚維琳帶了賀禮去了松齡院。
松齡院裡,老祖宗心情極好,她已經問過常鬱昀幾句,自然曉得今年的情況。
聖上喜愛新人,幾位進士的學識見地都是出類拔萃,並無格外高低,世家子弟是要選出一個來的,另兩個位置,不如扶起幾個新秀來。
而這次金鑾殿上,常家已經得了一次體面了。
請御醫雖然是聖上一句話的事情,也彰顯了常家與皇室沾親帶故的身份,以聖上頗愛均衡的心思。頭甲之名是落不到常鬱昀身上的了。
老祖宗心裡透亮,在她看來,有常家一門作為引路人。狀元和傳臚也沒什麼差別,自不用非要去得那等風光。
見楚維琳過來,老祖宗滿面笑容,招呼她在身邊坐下:“維琳的父親是翰林院裡的侍讀學士吧?歷來的規矩,二、三等的進士選數人入翰林為庶吉士,而傳臚是肯定會被選中的,到時候也是一處當值。鬱昀這孩子呢。父親不在身邊,叫我護得有些過了。等去了翰林院,可要讓你父親多指點一番才好。”
官場上的事情,原也不是內院女眷們能說得算的,楚維琳乖巧應道:“表兄聰慧。自己也能打理得妥當,本就是姻親,父親能幫上忙的地方也不會推脫的,老祖宗不用擔心。”
老祖宗眯了眯眼睛,笑著點了點頭。
今日揭榜,常鬱昀不會很早回來,但這等大日子本就熱鬧非凡,還沒到下午,就有各式各樣的事情傳回來。
其中有一樣。倒是叫眾人都吃了一驚。
有人榜下擇婿,挑中了探花郎。
榜下擇婿這種事,在各省秋闈時倒是時有發生的。時常有些員外老爺在放榜之日去榜下替女兒挑一位有前途的良人,也有過不少佳話,到了春闈時,這事少了許多,而在殿試放榜時擇婿,已經是十數年不曾有過的了。
偏偏這一日去擇婿的不是老丈人。而是姑娘自個兒。
曉得老祖宗心情好,去聽了稀罕事回來的王婆子自是使出了全身的勁兒。說得精彩紛呈,仿若是她親眼所見一般。
楚維琳在一旁聽著,也被勾起了些好奇心,想知道這探花郎是什麼樣兒,那姑娘又是何許人。
擇婿的姑娘帶了面紗,身邊又有幾個小廝護著,叫人看不清楚模樣,但她身姿婀娜,朦朧的容顏更讓人覺得會是個美人,身上的料子首飾具是上等的,猜得出家境極為殷實。
那姑娘根本沒有留心狀元和榜眼,而是直接相中了探花,那探花郎姓杜,還未及冠,面如冠玉、一表人才,江南人氏,遇到這樣的事情有些發懵,叫四周看戲的人一鬨鬧,猶猶豫豫地點了頭。
一旁的大奶奶盧氏聽得目瞪口呆,搖著頭與三奶奶徐氏道:“這也忒大膽了些,萬一那探花郎成了親了呢?”
徐氏頗有見地,笑著道:“王媽媽不是說了嗎,那狀元郎一看就過了而立之年,定然是已經娶親的;榜眼是舊都世家出身,傳臚出在了京城常府,哪裡是隨隨便便能進門的?也就是那探花郎,年紀不大,又是江南人。”
徐氏話說到了這兒就沒有繼續,只是哼笑了一聲,後頭的意思盧氏也品過來了,曉得是在老祖宗跟前,有些話不好出口罷了。
楚維琳亦贊同徐氏說的這些,那姑娘既然有膽量榜下擇婿,定是奔著最好的來的,幾人之中,也就那探花郎似乎好拿捏一些。
頭甲三人,具是要入翰林院做個編修的,將來的出路除了自個兒的本事,也少不了培植之人。
江南出身,若沒有什麼背景,要在京中立足並不容易,能得一個可依靠的岳家,自然是能叫前路平坦許多,而對岳家來說,能得個有本事又好拿捏的東床,不用叫女兒受那大戶人家婆媳妯娌紛爭的苦,又是何樂不為呢,這也是榜下擇婿往往會選些窮苦讀書人的原因。
至於杜探花在江南是否成親,那姑娘大概沒有仔細考慮過,便是有了,用京城的繁華和良好的前程哄一個陳世美出來,也不是不可能的,到時候便是平妻,也比那原配硬氣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