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能承載一起的只有利益
章節報錯
“時代不倒,扞衛輝煌?”餘海濤嘴裡喃喃自語。對於林彥所描述的一切,他自然能夠理解。
恐怕如今要想讓精靈時代長久留存,那也只能把訓練家培育寶可夢的開銷打下來了。
四目相對下,林彥毫不掩飾決心,餘海濤深吸一口氣。
“小彥,對不起,剛才是我目光短淺了,我一直是站在商人角度考慮,可你卻站在了世界角度。”
“這點上我不如你,我為剛才的無知感到抱歉。”面對眼前合作伙伴的深刻道歉,林彥自然能夠理解他剛剛為何激動。
“沒事的餘叔叔,就像剛才我說的,只要咱們團結起來,試圖去改變現狀,自然能夠使曙光集團和時代再次進步,只要你認可我的看法,咱們依然是站在統一戰線的。”話落,餘海濤點點頭,能夠帶領曙光集團走向寶可夢龍頭企業的他並不是沒有才華與智慧,這一刻他想明白很多。
可能林彥想要打造的是精靈盛世,而餘海濤想打造的是商業帝國。其實在這個精靈時代下,兩者完全不衝突。
普通商人是為了賺更多錢而創業,但一位優秀企業家,公司旗下員工上萬人,那時他肩負的不只是自己家庭,而是上萬員工家庭。
至於真正的資本,他肩負的不只是數萬員工家庭,肩負的應該整個時代,為了時代進步而努力。
從商人思維到企業家思維,再到資本思維。從家庭責任到員工責任,再到心繫時代的責任。
這是一種意志上的進步!可以說今天林彥和餘海濤兩人,在打造各自的精靈盛世與商業帝國中,思維與境界上都有不同提升。
然而也只有境界相同的人才能走到一起,就比如現在對立而坐的兩人。
不管初心是否一致,但只要目標對兩人都有利,那才是能真正長久的合夥關係。
比如這次把寶可夢培育開銷打下來這件事,已然讓兩人又一次站在了一起。
餘海濤頓了頓道:“小彥,那就讓咱們來試試吧,把培育開銷打下來!”
“就按照你剛才說的,我們得把這種時代即將消失的危機感傳遞給其他企業與國家,讓大家都意識到只有解決訓練家培育寶可夢的基礎開銷,才能讓時代走得更加長遠!”看書喇
“這點首先從我們曙光集團自身做起吧,從年後開始我會把寶可夢資源價格壓縮到最低,各大企業我還是能說上話,我最近會召開一次商業會議,到時會向他們闡述這項觀點。”
“至於龍國那邊,你可以找一下那位,訓練家協會會長陳燕飛,他並沒有你表明上看的那麼簡單,這人背景很深,只要你能獲得他的支援,想必龍國方面自然沒有問題,之後外交就得看政策了。”
“現在咱們能做的就只有這些,一起加油吧!”話落,餘海濤表明態度,雖然此刻他言語中充滿堅定與輕描淡寫,但他所承受的擔子絲毫不比林彥普及寶可夢要輕。
假如這次曙光集團先行打低資源價格不能成功,那整個曙光集團必將土崩瓦解,所以這次他的抉擇,可以說完全都是由於眼前這位年輕人的出現。
不過想想,能讓餘海濤決定這項觀點的,恐怕也只有林彥能做到了。要不是這位年輕人出現,他餘海濤至今還在清河市開著一家小店,根本無法創立今天的宏圖偉業。
也許林彥不只是在改變整個世界,更是在改變每個人的內心。有了第一次意志上的認可,他相信,自己今後的普及道路定當會更加順利!
“餘叔叔,放心吧,我們這次一定會成功的!我知道你肩膀上的重擔以及曙光集團對你的重要性,但只要你相信我。”
“我是絕對不會讓你輸的!”
“只要有我林彥在,我定保曙光集團成為藍星所有企業裡的日不落!”
“就讓我們一起為了精靈時代盛世永存一起努力吧!”此話一出,林彥堅毅的眼神完全不輸為曙光集團背水一戰的餘海濤!
“說得好小彥,可能我餘海濤這一生要不是碰到你,也無法成就今天的曙光集團,這次我願意為了你與精靈時代丟擲我的一切籌碼。”一瞬。
整個辦公室內氣氛從寂靜擔憂,變得慷慨激揚、萬眾一心。在這種氣氛渲染下,兩人堅定的看向對方。
隨後各自伸出右手,為今天的決定畫上了開篇。......很快時間來到下午四點,等林彥走後,餘海濤當即召開了企業大會。
數十名高管與股東齊聚一堂。等所有能到場的高管與股東都來齊後在這場企業大會,餘海濤一共宣佈了兩項大事,一件是元宵節所要舉辦的華麗大賽。
對於這件事在座高層紛紛表示贊同與期待,畢竟這是對於曙光集團當下發展最有利的事情。
他們的想法和餘海濤當時一樣,都覺得這場華麗大賽甚至比寶可夢聯賽還要有搞頭,畢竟這種新穎的比賽方式,絕對是能引起大量訓練家關注的。
可在宣佈到第二件事時,剛還滿臉期待的眾人臉色沉了下來,他們和餘海濤當時的表情一樣。
詫異、不可置信。直到他說完最後一個字。下一秒。整個會議現場炸了起來,雖然餘海濤是cEo,但只要董事會集體決定他下位,那他也將失去如今的所有權力與地位。
面對眾多曙光集團高層質疑聲,餘海濤頂著天大般的壓力,一字一頓把自己與林彥的想法闡述了一遍。
從平民訓練家培育開銷,再到大大小小的資源分類,再到曙光集團以後發展方向,他一字不差向在做高層們描述了一個事件。
那就是隻要精靈時代消失,曙光集團也將跟著消失。餘海濤的這番話足足講了十分鐘,在這十分鐘裡,一眾高層嘴臉從質疑,再到認可,再到擔憂,足以看出這次演講的重要性。
畢竟每個人只會在乎自己的利益,只有當他們明白自己的利益即將受損時。
如此所有人才能擰成一團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