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更來了。

原本想再更一章的,比了比進度,還要再修。

so,打個雞血,明天四更,第一更早上8點。

求收求訂求票求支援求動力~~~~~~~~~

羅氏往寢房方向似是隨意地掃了一眼。

夏芳卿是家中最小的女兒,在老祖宗爺的孝期裡,因為和其他姐姐們差得歲數更多,羅氏經常讓夏芳卿和年紀最接近的夏毓卿一起玩耍。

雖然夏芳卿是三房嫡女,但三老太爺是庶子,羅氏自然沒法挑剔夏毓卿的庶出身份。彼時孩子們還小,便是夏毓卿霸道些,但小孩子推來挪去的又不是什麼大事體,兩姐妹自己都不在意,沒一會兒就又抱到一起去了,因此羅氏也沒往心裡去過,只是周姨娘時不時會抱怨夏毓卿吃虧。

兩個孩子差了四年,夏毓卿能吃什麼虧?羅氏與身邊的婆子嘀咕過幾句,到底不想跟周姨娘計較,反正出了孝期,三房就會離開。

在外頭這麼些年,夏芳卿一個女孩兒閨中難免無趣,羅氏原想著回來了與夏毓卿一道還能添個伴,這會兒聽了鄭老太太幾句話,那些心思趕緊都扔得遠遠的了。

夏毓卿沒輕沒重不懂規矩,可千萬別把她的夏芳卿給帶壞了,晚些告訴夏芳卿,一定要離夏毓卿遠遠的。

要玩耍,也與夏湖卿一道去。

羅氏從剛才起就在打量夏湖卿,模樣長開了,比小時候好看許多,瞧著和氣溫順,尤其是說了一門好親,這可是個大福氣。

四房還有兩個小姐,也不曉得教成了什麼樣兒。若是好的,也要多來往,若是不好,就避開些。

除了姐姐們。臻璇和雲氏這兩個做嫂子瞧著也是好相處的,既然要在甬州住上幾年,就讓夏芳卿與她們都熟悉一些。

畢竟都姓夏,多走動走動難道還會有壞處?

羅氏就不喜歡三老太爺和四老爺的做法,離開甬州也就算了,偏偏還和其他幾房關係疏遠,在別人看來,這哪裡是嫡兄和庶弟,都跟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一樣了,害得她想給幾個孩子謀些好路子都使不上勁。

三老太爺不知道兒媳婦那些心思。他只是氣憤夏毓卿行為,待聽得二房那兒已經處置了,略舒了一口氣,又問道:“大姐那兒傳了信兒了嗎?”

臻璇聞言,亦轉頭去看夏頤卿。

“去了信了。姑祖母沒回信。”夏頤卿回答道。

夏惠祥那兒是第一時間送了信去的,她的丈夫前些年丁憂,出了孝期之後,想著年紀也大把了,乾脆告了老,與妻子一道在祖宅邊上開了學堂授課。

路途遙遠,夏惠祥便是有心要趕回來。她的身子骨也不好,不曉得路上要費多少工夫。

三老太爺嘆息,沒有再提。

清明這一日,老祖宗的精神尚可,下午睡了會兒,晚飯前又醒了。

雲氏依舊伺候了老祖宗用飯。

三房還要收拾住處。也就早早散了。

羅氏悄悄衝夏芳卿抬了抬下巴,夏芳卿大抵曉得母親的意思,與雲氏道:“三嫂,我明日也過來。”

雲氏自然是答應的。

不曉得是不是應了清明的規矩,後兩天老祖宗整個人清明瞭一些。

夏芳卿坐在床邊。巧笑著與老祖宗說三房在梧州的事體。

梧州的風土人情與甬州大不相同,老祖宗雖見多識廣,梧州卻從未去過,只在三房搬去梧州時打聽過一番。那些打聽來的,哪兒比得上夏芳卿親口說的。

老祖宗聽得津津有味,桂嬤嬤和湘翮時不時問上幾句,有問有答,越發有了味道。

臻璇也認真聽了一會,端起茶盞輕抿一口的時候,才見到雲氏在衝她打著眼色。臻璇不知何意,輕手輕腳從榻子上下來,緩步往外走,雲氏過來攙著她。

桂嬤嬤注意到了,見她們妯娌面色如常,互相攙扶著,便沒有出聲。

兩人到了外頭東稍間裡坐下,雲氏附耳輕聲與臻璇道:“我聽說,二伯母今日帶著六妹妹出府去了。”

臻璇一愣,詫異看向雲氏,嘴巴微微動了動:“你的意思是……”

雲氏輕輕點頭。

張氏不會無緣無故帶夏毓卿出府,尤其是她這段日子忙得前腳不沾後腳的,連三房回來之後過去請安張氏都是匆匆忙忙,今日裡出門怕是為了相看了。

她們早就曉得了張氏在替夏毓卿找人家,卻不想這麼快就到了要彼此相看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