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跡的微特釋出的時間確實有些猝不及防。

很多歌手發歌之前,一般會提前一段時間進行預告和宣傳。

也相當於是為自己的新歌和新專輯做宣傳。

當然,有些時候明明做了很多的宣傳,但卻依然得不到很大的關注也是有的。

甚至會無緣無故被一些其他的事情搶走了熱度。

但到了許跡這裡卻不一樣,雖然沒有任何的預告,但不妨礙依然有很多人在看到的第一時間就點開影片聽歌。

......

杭城音樂學院的某個教室裡,熊露此時已經放下了手裡的手機,和其他人一起盯著前方的媒體螢幕上。

學校教室裡的多媒體螢幕畫質比較一般,但好在音響裝置上用的是頂級的,所以聽許跡的新歌應該是沒有多大的影響。

雖然釋出的是影片,但因為時間上比較趕的緣故,顯然是沒有對應的mv的。

影片本身只是起了一個讓人看歌詞的作品。

黑色的螢幕上浮現出了一段大家都看不懂的字。

&naria grazia ricevuta&nia&niglia”

“tito orevole&nen”

......

聽也聽不懂,看也看不懂,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不過還是有人開口解惑道:“這好像是意語?”

歌曲沒有停下來,同時上面總算是浮現出了歌曲的資訊。

“《以父之名》”

“作詞:許跡”

“作曲:許跡”

接下來是一段以小提琴為主要樂器的前奏,意語的低語還在繼續著。

“這前奏好長。”

熊露此時心裡想著,同時她也敏銳的察覺到,這首歌和許跡之前寫的那些歌風格實在是差別太大了。

如果不是本來就知道的話,估計就算是聽到這裡,她也根本不會聯想到這是許跡寫的。

就在歌曲已經放了超過一分鐘的時候,節奏突然變了。

“駕~駕~”

“啊~”

“啊~”

“啊~”

略顯魔性的叫聲傳來,不知為何,雖然許跡都還沒開始唱,但熊露和教室裡很多人在聽到這幾聲“啊”的時候,頓時覺得自己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接下來繼續還是前奏,甚至長達十幾秒接近二十秒的時間。

光是前奏部分,竟然都有快兩分鐘了!

這絕對是華夏樂壇十分少見的歌曲前奏長度。

就在此時,歌聲終於傳來了。

“微涼的晨露,沾溼黑禮服”

“石板路有霧,父在低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