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江有猜到許跡應該會提條件,但沒想到許跡竟然下部劇的投資一下漲了那麼多。

為什麼要冒那麼大的風險,他就不怕第二部劇撲了嗎?

遲江此時心裡十分的不解。

在他看來,以《最好的我們》目前的成功,許跡如果穩打穩打,繼續拍青春校園題材的小成本網劇,才是最好的選擇。

等積累了幾部作品之後,再嘗試大投資的製作不是跟穩妥嗎?

沒看到就算是拿了牡丹獎最佳導演的範文全,依然在《芸雀傳》上失利了嗎?

但他又仔細的想了想,許跡一開始的時候不就這樣的人嗎?

當初去G站總部的時候,直接和他簽了一份讓遲江無法理解的對賭合約。

那份獨有的自信心,是遲江從未在新人導演身上見過的。

最終的結果卻是,《最好的我們》竟然真的爆了。

許跡也成功的從G站手裡拿到了合約上最高的1000萬導演費。

許跡一直都是那個許跡。

只是因為他自己站在許跡的角度考慮,覺得許跡成功之後應該穩妥一些。

遲江現在十分的糾結。

他、現在需要考慮的是,到底應不應該花費那麼大的投資去買許跡下部劇的獨播權。

雖然許跡的《最好的我們》證明了對方的實力,但上次畢竟只是一千五百五,G站還是虧得起的。

這次的2.5億,如果許跡的下部劇成了第二個《芸雀傳》的話,那G站必定會因此元氣大傷。

到時候計劃的影視方面的佈局,基本上就可以宣告提前失敗了。

“還是等到看到劇本之後再說吧。”

遲江猶豫了一會之後,最終還是抱有一線生機,不打算放棄許跡這個給G站影視部門帶來希望的人。

......

“聽說許跡的第二部已經開始籌備了。”

“奇異果和土豆影片還有G站都已經派人去了蓉城。”

此時使用者量最大,而且會員數最多的企鵝影片公司總部,許多的高層們難得聚在一起開起了會。

這兩天對於影視劇行業來說,熱度最高的訊息就是關於《最好的我們》大結局播出當天播放量破了20億這件事。

現在傳出《最好的我們》的導演許跡第二部劇正在籌備的訊息,企鵝影片作為影片平臺目前的老大,不可能不重視。

“我們就不能也派人去蓉城嗎?”

“G站那樣的小平臺怎麼和我們比?”

“如果《最好的我們》放在我們企鵝影片播出的,播放量最少是30億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