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蟬兒被趕出府,宋杏黃再沒有信得過的丫鬟能用,也許就如顧槿年所說,宋杏黃的月錢是有固定數目地,她沒銀子給孫無為了,反正才過去三天,孫無為鋪子地點心價格又恢復了正常,阿蒔花餑餑和其他點心鋪的生意也跟著恢復了正常。

到這時候,面園地皰官才恍然發現,他們聽宋蒔地,沒急於降價是多麼英明,因為那些為了把點心賣出去,前段時間才剛降價,此時又把價漲回去地鋪子,無一例外都捱罵了。

大家覺得那些點心鋪的做法太兒戲,哪有做生意昨天才降價,今天就漲價的。

“姑娘,祝府來人了。”

宋蒔正在後院做面引子,用吳家藏書裡記載的古老辦法。據書裡說,用這種辦法做出的老面引子再用來發面,做出的點心會有絲淡淡的甜香,跟加糖是一種完全不一樣的甜味。

停下手上的動作,宋蒔問張壟:“祝府,哪個祝府?”

“就是巡撫大人的府上。姑娘,你快去鋪子吧。”張壟很是吃驚,宋蒔姑娘竟然不知道巡撫姓祝,巡撫住的府是祝府?!

難道是宋杏黃又來找麻煩?宋蒔快步來到鋪子,但來的不是宋杏黃,也不是之前跟著宋杏黃的丫鬟,而是一個不認識的丫鬟。

“姑娘,我是奉我家夫人之命,請你去府上做花餑餑的。”丫鬟芍藥有禮地說。

“你們夫人是……”宋蒔只知道巡撫是個風流人物,並不知道只有趙九紅才能被叫夫人,其他的都得在前頭加上一個數字。

“我們夫人自然是我家大人的正妻。”丫鬟芍藥挺了挺胸,高傲地回答。

正妻就正妻,跟宋蒔又沒有什麼關係,只要不是宋杏黃就行,宋蒔問:“夫人請我去,要做什麼花餑餑?”

“我家大小姐要及笄了,請姑娘去為我家大小姐做及笄的花餑餑。”芍藥每說一句話,都帶著一種高人一等的優越感。

她是趙九紅身邊的大丫鬟,自然不是被趕出府的蟬兒之流比得上的。

及笄的花餑餑,還從來沒人請宋蒔做過,不過前世她見過奶奶給別人做成人禮的花餑餑,那個應該可以借鑑一下。

“可以,我什麼時候去貴府?”宋蒔很想挑戰一下做及笄花餑餑。

“十天後。姑娘,我家主人們都不嗜甜,你做花餑餑可不能用糖,這個你能做到吧?”芍藥問,正是這個要求,讓鎮上一大半的皰官都不敢去府裡做點心。

“餡里加糖也不行?”宋蒔記得,宋杏黃來買花餑餑,可沒提這個要求,前段時間賣的很火爆的孫家點心也是甜的,宋杏黃的丫鬟買過好幾回呢。

“不行。姑娘,我們府上注重養生,不吃糖,你想清楚,不加糖的花餑餑你能不能做?”芍藥解釋的更清楚。

“能。”沒看到吳家藏書記載的老面引子做法,宋蒔可能還得猶豫一下,可現在老面引子的做法她差不多掌握了,就是不加糖,宋蒔也能做出滿意的花餑餑。

芍藥說十天後,會讓馬車來接宋蒔,就走了。

“姑娘,人家說的是不加糖的花餑餑,是不加糖!”趙虎走過來強調,怕宋蒔是聽錯了。

“放心,我聽明白了,但這又是咱們阿蒔花餑餑一展風采的大好機會,我不能錯過,而且這次過後,咱們的花餑餑又可以多一個種類。”

宋蒔已經想好了,這種用老面引子做的新花餑餑,就專門面向那些怕胖的婦人和老年人。

“姑娘,不甜的花餑餑能好吃?那裡可是祝府,做砸了咱們的鋪子就交代進去了。”張壟也過來說。

祝府請宋蒔姑娘去做花餑餑,肯定是其他皰官都拒絕去祝府做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