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六天,宋蒔一家子終於回到了村裡,因為回來的人多,又坐的是牛車,自然是慢。

這次回來跟上次地心情截然不同,這次有點像是衣錦還鄉。

“阿蒔你可算是回來了,快來看看。”牛車一進村,宋蒔就被村裡人簇擁著來到了家門口,確切地說是作坊和培訓班門口。

作坊又改成了阿蒔花餑餑作坊,培訓班也改成了阿蒔花餑餑培訓班,宋蒔看著這兩塊熟悉地招牌,心裡是亮堂堂的。

其實回來之前,宋蒔就寫信告訴南瓜娘,鋪子、手工坊、作坊和培訓班要是想改回之前地名字,可以改回來了,可這親眼見到自己一手創辦地作坊和培訓班,再次變回了自己地名字,宋蒔還是激動。

“阿蒔,你倒是說兩句啊!”劉八鳳催宋蒔。

作坊剛摘掉阿蒔花餑餑作坊的招牌那陣子,村裡有些個人不知道真相,罵她們狼心狗肺,現在需要宋蒔給她們正名了。

宋蒔此時想到一句話,雖然不是好話,可用在這裡十分之貼切,她咳了一聲說:“我胡……我宋蒔又回來了,咱們以後再也不用躲著藏著,可以正大光明做阿蒔花餑餑啦!”

“好!就是這話,咱們可以堂堂正正做阿蒔花餑餑,再也不用怕有官差來貼封條了!”

劉八鳳帶頭,大家熱烈地鼓起掌來。

“阿蒔,你回來咋沒提前說一聲!”里長來了,還滿面紅光。

上馬村現在是名村了,有鎮里人縣城人來撒山,那個叫……

“爺爺,那個叫郊遊。”小拾妹嗓門清亮地幫腔。

里長摸摸乖孫女的小辮子,他這孫女腦袋瓜可靈光了,“對,就是有人來郊遊。”

“里長,那你沒利用這股東風,叫村裡再上一個臺階?”宋蒔問,她每次回來,村裡都變得更好了,可還可以再好。

里長叫宋蒔進去,別看宋蒔一家有很久沒回來了,可她家裡一點不冷清,還亮亮堂堂的。

進了屋,里長就問:“阿蒔,你給叔說說,叔該咋個做?”

里長聽出來,宋蒔有辦法讓村裡人的家底再厚實點。

宋蒔的辦法,還是來自前世的智慧,村裡有遊客來郊遊,這是辦農家樂的大好機會啊,而且村裡還有名吃花餑餑,時令名吃餑餑雞呢。

“辦農家樂?咋個辦法?”里長跟不上宋蒔的思路。

“里長叔,這個其實很簡單,就是把那些遊客從山上帶下來的山貨做成家常菜,再加上咱村本來就盛產山貨,能做的多了去!”

宋蒔差點忘了,村裡的山貨在顧氏商行可是緊俏商品呢。

村裡真是有得天獨厚開辦農家樂的條件。

里長有些猶豫:“阿蒔啊,那些城裡人能吃咱們吃的菜?”

村裡人雖說條件好了,可吃的還是大鍋飯,不過就是油水多了。

“里長叔,農家樂就是做家常菜,那大鍋飯是最好的特色,你就等著瞧吧,保準火。”宋蒔住在省城,最想的就是村裡的大鍋飯。

雖然省城的家裡也有大鍋,可不知道是水有問題,還是燒的柴不對,做出的大鍋飯就是不如村裡好吃。

“阿蒔,你這次回村多待幾天吧?”里長想讓宋蒔幫著把農家樂辦起來,他沒經驗,怕搞砸了。

宋蒔痛快答應下來:“里長叔,我這次會多待幾天。”

宋蒔話音剛落,院子裡舅有人嚎:“銀鎖,銀鎖啊,娘來看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