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時隔多年的父子重逢!(第1/4頁)
章節報錯
西陲之地,鎮西關。
西北民間流行著一手膾炙人口的打油詩。
千里黃沙萬里骨,鎮西關外牆一堵。
說的就是鎮西關的險要地勢,就好像一堵高牆般樹立在黃沙飛舞、枯骨遍地的西北偏院之地,長長久久的守護著西陲之地民眾的安寧。
這也從側面印證了西陲之地悠久的歷史。
可以說,自從天都氏解體,八國爭霸內亂以來,鎮西關就是大周西陲之地百姓們的守護神,秦國還未崛起之前,鎮西關阻擋著來自塞外蠻夷之地的劫掠。
秦軍崛起之後,鎮西關便一直是秦軍無法越過的雄關。
讓生活在西陲之地的百姓們十分具有安全感。
可這幾年以來,鎮西關竟然有過兩次差點失守的經歷。
這也讓整個西陲之地的百姓們全都憂心忡忡起來。
鎮西關在整個西北百姓心中的分量都相當沉重,也一直被他們視作守護神。
現如今就連鎮西關都差點陷落。
百姓們不知道還能有什麼能夠保護他們的平安。
李月明從北地沿著最近的線路一路向西,行經途中的時候也遇到了不少西陲之地的百姓。
下馬詢問,發現他們竟然都是自發組織前往鎮西關運糧的隊伍。
百姓們有人拉著驢車,有人則乾脆就是肩挑背扛,馱著沉甸甸的小麥、紅薯、玉米等糧食不遠千里趕往鎮西關,只為讓鎮西關當中的軍隊吃上一口飽飯。
其中還有不少糧食都是去年的陳糧,是百姓們藏起來用於抵禦各種自然災害的家底。
饒是李月明對此有所準備,親眼目睹的時候卻也還是感覺不忍直視。
要知道西北可不是富裕的中原。
這裡的糧食產量極低,百姓們想在這裡討生活本就已然不容易,再加上這些年兵荒馬亂的,每家每戶都已經勒緊了褲腰帶,日子相當不好過。
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卻在沒有任何人強迫的情況下將自己家裡的存糧全都送往了鎮西關。
由此可見他們對鎮西關以及鎮西軍有多信賴。
其實李月明很想提醒他們,秦軍一旦真的不顧一切發動總共,光憑一個鎮西關是無法抵禦其百萬大軍的。
可也只是想一想而已,真的讓他去說,他開不了口,也不知道該怎麼開口。
先不說這件事情還沒有發生。
就算是真的發生了。
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平民百姓又能怎麼樣?
覆巢之下無完卵,災難來臨時第一個倒黴的往往都是可憐人。
嘆了口氣,李月明搖了搖頭。
催動靈馬直接騰空而起,頭也不回遠去了。
……
大概五天後,李月明來到了鎮西關之下。
作為大周西北第一關,鎮西關的雄偉是正常人無法想象的。
遠遠看去,鎮西關整座城牆好似完全由鋼鐵澆灌而成,黑灰色的牆體從地表拔地而起,數百米高、數十米厚的城牆依託在狹窄的險要之地修建。
城牆左右兩側均是數千丈高的雄偉崖壁,崖壁之陡峭,就好像是刀削斧砍削鑄而成。
此等人間罕見的場景是由極寒雪山的一處餘脈斷裂之後形成的。
極寒雪山的山脈橫跨數千裡,由西南方向朝東北方向延伸,鎮西關這裡是龍尾,十萬大山處的極寒雪山則是龍頭,整條龍脈一氣呵成,唯有鎮西關這裡有一處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