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見眾人皆被震懾住,便清了清嗓子,道:“本宮可不敢冶你們的罪,這裡是清寧宮,還得看皇后娘娘的意思,不是麼?”

說罷,德妃轉過臉,抬著目光看向皇后。

皇后嘴角不自然地扯了扯:“方才德妃降罪蕭才人的時候,可沒有問本宮的意思呢,怎麼現在反倒想起問本宮如何處置了?”

德妃放下茶杯,淡淡起身,亦和眾人一齊跪了下來:“嬪妾方才只是看在蕭才人對娘娘大不敬之罪方才按宮規處置,只是陳美人和楊才人,嬪妾並不能想到好的處置法子,因此得看娘娘的意思。若是此舉得罪了皇后娘娘,還望娘娘恕罪。”

“妹妹未免太小瞧本宮了,”皇后強顏笑道:“今兒本是三位御妻拜見本宮的大好日子,如今這樣一鬧,成何體統?蕭才人的衣衫究竟因何緣故出現了差錯,還無從知曉,怎地就怪罪到了蕭才人頭上?”

清芸聞言,連連謝恩:“皇后娘娘明鑑,嬪妾,嬪妾也不知為何,只是這是尚宮局為咱們新晉御妻拿來的衣料,嬪妾不敢不穿,更沒想到會出現此番差錯……”

皇后臉上一鬆,朝珍蘭道:“帶蕭才人去後殿換一身好看的衣衫來,拜見大禮照常不誤便是。”

清芸眼淚都快出來,叩首道:“嬪妾多謝皇后娘娘恩典。”說完,珍蘭便扶著清芸轉去了後殿。

皇后看了看地上跪著的四人,嘆了口氣:“你們也都起來吧,原是件小事,搞得像本宮責罰了你們似的。”

四人謝了恩:“多謝娘娘。”

德妃復又慵懶地坐回了椅子上,眾人皆靜靜地等著清芸在後殿更衣。皇后殿中長日點著依蘭香,淡淡的香氣愈發讓人沉迷其中,身心陶醉。

珍蘭安慰著有些哭哭啼啼的清芸:“才人,沒事兒的,皇后娘娘說了不責怪您,便不會責怪您。”

清芸用手背沾幹了眼淚,道:“我不是害怕被娘娘責罰,我只是覺得今日掃了娘娘的臉面,心裡過意不去。”

珍蘭笑笑:“小主您心真好,娘娘今後必定會好好栽培您。”

很快,珍蘭便為清芸換上了一身妃色宮裝,正要轉出內殿,清芸的目光忽然被一個香囊吸引住。

清芸忍不住讚道:“皇后娘娘果然是喜愛焚香之人,連香囊都做得如此可愛。”

珍蘭笑了笑:“蕭才人這次可是謬讚了,這香囊是內廷侍衛姜大人的。兩個多月前,陛下和皇后娘娘剛回宮,姜大人得令事先搜查一番寢殿是否完好,誰知卻把這個香囊丟在這兒了。”

清芸一時又驚又喜,雙眸似是凝了桃花霜露,問道:“是姜大人的?”

珍蘭險些被嚇住,問:“莫非蕭才人也認識姜大人?”

清芸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連連搖頭,平靜道:“不是不是,我只不過是好奇罷了,為何一個男子的香囊會如此雅緻。”

珍蘭扶著清芸朝外走去:“興許是姜大人的心上人兒送的吧,奴婢之前也沒想到這個香囊竟是一個男子留下的呢。哎,您瞧,奴婢實在是太多嘴了,皇后娘娘還等著您前去行大禮呢。”

清芸心裡忽如一陣輕弦彈過,和珍蘭絮絮叨叨一陣,便被珍蘭扶著步出了內殿。

外頭日色明亮,透過糊了紙的長窗照進來,巳時已然快到了,再不能耽誤。清芸匆匆行至了清寧殿中央,與陳美人、楊才人行了大禮。

皇后很是滿意,令珍蘭賞賜三人:“去把本宮的東西拿來。”

不一會兒的工夫,珍蘭便帶著幾位宮女,將琳琅滿目的賞賜呈了上來,最吸引人的當屬花鈿。這花鈿中,有用金箔製成的,亦有用魚鱗、茶油花製成的,甚至還有蜻蜓翅膀花鈿,精妙絕倫。花鈿的形狀更是繁多,除梅花外,亦有小鳥、鯉魚等樣式,如此繁多的花鈿,不免讓人想到“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送完陳美人和楊才人,皇后又別有深意地叫珍蘭另外去端了一盤子賞賜上來。

“蕭才人,”皇后雍容道:“這是陛下賞賜給你的,聽聞你生得沉魚落雁,別有一番風貌,很是倚重你。”

清芸一時不知所措,只得跪下來謝恩。

珍蘭將那賞賜呈給眾人,原來是用於畫眉的螺子黛,皆是由波斯國進貢的,經過精細的加工,便成了具有固定形狀的黛塊,蘸水可用,無需研磨。螺子黛的模樣、製作皆與書畫用的墨錠極為相似,因此亦叫“石墨”或“畫眉墨”。

清芸原是外族女子,未曾見過此類名貴之物,但見很是名貴的樣子,為避免露餡,便只好裝作認識,推辭道:“嬪妾斷不可受陛下如此厚恩,且今日娘娘不追究宮裝之事,嬪妾已蒙殊榮,怎可再接受如此名貴的東西。”

德妃見狀,不覺含了笑道:“陛下專賞你的,你便收著,若是貿然拒絕,豈非不給陛下顏面?”

“這……”清芸猶豫一陣,只好叫貼身宮女楚筠收下,再度謝恩。

皇后又喚了另外的人呈上賞賜:“蕭才人,這千年人參是本宮贈予你的,本宮見你氣色不是大好,彷彿最近身心俱疲的樣子,需得好好補補才行,本宮的一番好意,你可勿要推辭呵。”

“是,嬪妾謝過娘娘。”

陳美人和楊才人一臉堆笑,亦是半真心半尷尬地恭喜清芸。

德妃忽然看著清芸問:“蕭才人,本宮為何瞧你的模樣好生特別,不像是這裡的人。”

清芸心裡“咯噔”一下,連忙道:“嬪妾蒲柳之質,德妃娘娘實在不必過慮……”

聽清芸這樣說,德妃亦不便多問,又見皇后該賞的都賞賜了,便開口道:“其實本宮也有東西要賞給三位新來的妹妹,只是蕭才人身子如此孱弱,恐怕是聞不慣帶有香味的屏風吧?”

清芸不大敢出聲,低低道:“多謝德妃娘娘體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