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寒山秋瑟(第1/2頁)
章節報錯
琅夏將德妃的青絲綰成一個高高的結鬟發,聳立頭頂,配上華麗的首飾和金簪風釵,顯得很是高貴。這樣的髮飾有一至九鬟,是宮中較為尊貴的髮式,到底德妃不是皇后,在著裝上時刻恪守本分。
“賢妃今日怎麼突然病倒了?”德妃問道。
琅夏搖搖頭:“奴婢不知,賢妃平日裡老實本分,只是擔心自己的兒子,如今她的棣王殿下遠在匈奴,可能是……憂心過度?”
德妃忽然停下手中的動作,問道:“不對,皇后她……”
琅夏手上還拿著耳墜,聞得德妃這樣說,一時愣住,問:“娘娘,您說皇后娘娘怎麼了?”
德妃抿了抿嘴,接過耳墜戴上,念道:“沒事。”
琅夏不知所云,繼續給德妃篦發,傅粉。
德妃拿起銅鏡,觸碰著鏡背鑄好的紋飾與銘文,嘆道:“陰皇當年賞給楊玉環的脂粉花費曾達百萬兩,本宮如今無論用何等名貴的傅粉,卻也是掩蓋不住臉上的皺紋了。”
琅夏扶了德妃起身:“陰皇當年還曾吟‘春風拂檻露華濃’,春風濃露,可不就是形容當今娘娘您嗎?君王恩澤不斷呀。”
絮絮一番,德妃便閒適地步入迴廊,望著滿天晨曦,好看的眉頭愈漸舒展開來:“走吧,採選的秀女們恐怕也快到了,咱們也去湊個熱鬧罷,本宮倒要看看,皇后究竟能選出什麼樣的秀女。”
“是,奴婢扶著您出去。”
雖已過了七月流火的季節,但到底是接近正午的太陽,照在身上仍曬得後背陣陣發毛。大陰宮的地磚反射著刺眼的日光,令人不敢直視。
德妃和皇后立於清寧宮殿前,賢妃身子極其不適,難以起身,只得缺席。
清寧宮庭院已經站著陳氏、楊氏兩位採選的秀女,名喚陳朗顧、楊柳岸。
兩位秀女已經到了清寧宮一個時辰有餘了,卻還不見另一名秀女蕭氏的蹤影,難免有些不耐煩,又加上日頭毒辣,卻是有些吃不消了。
“兩位妹妹可是覺得有些乏了?”皇后關切道。
聞言,陳朗顧和楊柳岸卻又挺了挺腰肢,強撐著,不敢有半分怠慢,額上的汗珠卻是一粒一粒往外滲。
德妃在一邊強忍住笑,一邊讓琅夏端了兩盆冰塊來,放在了兩位秀女身前,兩位連忙謝了恩,繼續直直站著。
“皇后娘娘,”德妃聲線尖銳:“您看看您親自挑選的人,這都快正午了,是不是蕭氏太過纖細,被太陽給曬化了啊?怎麼還看不到人影呢?”
皇后坐於寶座之上,雙手放於腰前,仍是雍容大度:“德妃妹妹慣會說笑,也不怕新來的妹妹們取笑咱們。”
德妃搖著團扇,笑道:“那也得等到她人來了才能夠取笑咱們呀。話說,娘娘許久不見陛下,為何今日選秀不叫陛下親自前來?”
皇后定了定神:“本宮是六宮之主,是比不得德妃你能日日見到陛下,今日的採選,陛下兩個月前說過,從頭到尾皆由本宮做主。如今地方藩鎮割據,陛下自然是忙著處理政事,難道德妃想讓陛下親自前來,落得個昏君罪名?”
德妃將頭轉向宮門,只寥寥一笑,不再作答。
“採選秀女蕭氏到——”
清寧宮眾人頓時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皆朝宮門望去,目光所及之處,一名妙齡女子姍姍而入,雙眸流轉著清秀的光澤,身段輕盈柔美,足下一雙用錦繡彩帛製成的花鞋步步生蓮,不由得令嘆一聲“嫻靜處如閒花照水,行動處弱柳扶風”。
只是所有人都不知道,眼下這位秀女並非蕭荷凌,早已偷樑換柱,變成了這位叫作齊爾清芸的女子。
清芸緩緩步入清寧宮內廷,弱弱在皇后面前行了一禮:“皇后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皇后和顏悅色,大方得體地扶了清芸起身,因皇后位份尊貴,尋常人家不能雙目直視皇后,清芸便微微垂眸,顯得很是文雅精緻。
“既然三位採選秀女都到齊了,那麼便隨教引姑姑一同去吧。”
“是。”
午時剛過,才至未時,便有幾處極薄的雲,將日頭擋在背後。初秋的風,溼潤而帶著暖意,絲絨似地拂地而過,從大陰宮一直刮往長安城南的郊外。
劫走蕭荷凌的那一隊人馬,將她和婢女福安迷暈之後,便仍在馬車上,繼續朝城南郊外密林遠處的山上趕去,那裡是山賊的聚集之處。
然而,禁軍統軍司空峻正好在出城前往襄州的路上,劫持蕭荷凌的一群劫匪便不偏不倚地被司空峻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