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時究竟要做什麼?

直到李知風和黃安輔退堂後也沒有想明白。

王雲超楊奉馬慶趙鋒四個一早追隨陳逢左右的衙役亦是不知道,故而前來解惑。

夕陽西下,宅院中幾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長。

陳逢看著四人,說道:“我能有什麼計劃,縣令是百里至尊,我本來寄希望他面對全縣百姓的壓力,會公正斷案,可惜啊,我還是將他想得太好了。”

四個人的臉色瞬間暗淡下來,絢麗的夕陽也照不亮。

“大人,那現在就沒別的辦法了嗎?”王雲超開口詢問,其餘三人期待的看著陳逢。

“唉,還能有什麼辦法,”

蘇克之在旁玩弄著腰間的玉佩,“那武通知府陸今安和他關係也不錯,就算是大哥將這案子往上面遞,那也不可能,過不了知府那一層,也不可能送到臬司衙門去,你們總不能真的要大哥去京都敲登聞鼓吧。”

登聞鼓,最先於晉朝設立,自晉以後,歷代皆有。

登便有自下而上的意思,也有立時,即刻的意思,帝王設登聞鼓於朝堂之外,除了幫助百姓申冤外,還有帝王願意聽取臣子諫議的意思。

“你們認為,李炳該死嗎?”陳逢淡淡的說。

趙鋒激動道:“當然該死。”

馬慶道:“他就是袁玉堂那群傢伙留下的餘孽,這次不死以後出來了也會搞得縣裡不安生。”

“既然只是死,”坐在一旁的許未央眸子裡浮起光亮,也很意動,“我直接去解決了他不就行了。”

“這辦法,夠直接的,”楊奉臉頰抽動,也不知道該說好還是不好。

“的確是個辦法啊,不過不能是你去,”陳逢挑眉。

王雲超微驚:“大人,您的意思是?”

“既然李知風無法,那麼我也只好無天了,”

陳逢看向楊奉,正色道:“楊奉,你找機會進牢房裡去,告訴李員外,只要他能弄死李炳,我可以保他一命。”

這個李員外,便是當日和胡雙袁虎一起劫囚之人,他當時是為了自己的兒子李衝。

說起來,他還是李炳的叔伯。

但無論是陳逢還是楊奉幾人,都認為若給李員外一個活命的機會,一定會這麼幹。

其實準確說,李員外並沒有被判死刑,他被判的是流放之刑。

流放去的地方是昭南邊疆,先不說那邊百族雜居,世道混亂,最主要的是昭南南邊的南掌王朝和大昭近些年來摩擦不斷,被流放去那邊的人,極少有能活下來的。

得到陳逢的命令,楊奉四人當即便回去了。

如今三班衙役之中,李知風真正能使喚的人其實很少,相反,絕大多數人都樂意聽從陳逢的話,雖然陳逢從來沒有真正去收攏過這些人。

但這些衙役都得過陳逢的好處,其次便是陳逢的所作所為,都讓他們樂意聽從陳逢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