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設粥建棚(第1/2頁)
章節報錯
清溪縣內主要河流有兩條,分別是塞嶺河與伏春水。
因為古時候伏春水清澈見底,故得清溪之名,不過自數百年起,伏春水就已經不再清澈。
清溪這場旱災,伏春之水早就已經見底,塞嶺河源頭不在清溪縣境內,自高山之巔流淌而下,河道曲折婉轉,又經過不少山谷高嶺。
想要將塞嶺河與伏春水打通,可以說非常困難。
不過,陳逢既然有這樣的提議,自然不是胡說八道。
“也罷,只要能解決災患,來年傾力打通兩條河道也並非不可能之事,”
想到自己的前途,李知風咬咬牙決定,“幸運的是當年陸縣令就經營過此事,縣衙內儲存有當年的圖紙,我們只需接上當年的工程便是。”
這便是陳逢的依仗。
清溪經常遭旱,時常缺水,上任縣令便有這樣的想法,也付出了行動。
只不過才開了個頭便被調走,李知風上任後沒有接手這件事,荒廢至今。
當然,像今年清溪這般的大旱,實屬罕見。
“大人英明,”陳逢毫不猶豫送上馬屁。
李知風看著他,“陳縣尉,本縣如此相信於你,你可不要令本縣失望。”
“是是是,”
陳逢道:“只要大人在允諾下官幾件事,下官一定保證不出紕漏。”
“什麼?還有?”
“嘿嘿,小事,剩下的都是小事。”
“行吧,你說,”李知風已經無語。
陳逢道:“第一,平抑市場糧價,第二,移民就慄,第三,還需勞煩縣尊大人向百姓承諾,勢必剿滅雷震天一夥悍匪,補償所欠糧食,第四,引水之事也要勞煩縣尊大人先行動員,然後下官再去遊說。”
所謂移民就慄,就是組織災民轉移到糧食多的地方去。
這很適用於清溪這種交通不便,糧食運輸困難的地方。
至於剿匪,現在自然只是說說。
李知風也明白,因此沒費陳逢多少口舌他便答應了下來。
,,,,,.
得到了種種承諾的陳逢,沒有立即去勸說災民,而是前往縣尉房。
剛剛接到命令的方山還在原地打顫,便聽見陳逢到了。
立馬彎下倨傲的脊樑骨,到外面迎接陳逢。
陳逢看也沒看他一眼,笑道:“小方啊,你去給本官准備一頂涼轎,沒辦法,我這實在是腿腳不便。”
所謂涼轎,就是沒有遮擋的露天轎子,多用於夏天。
片刻。
“大人,已經準備好了。”
不知道這方山是大丈夫能屈能伸還是有別的原因,動作很快,表現的也很恭敬。
“好,你來抬,”陳逢起身。
方山低著頭,似乎經歷了一番掙扎後才道:“是。”
隨後。
左右衙役開道,陳逢坐轎出衙。
諸災民見狀,霎時沸騰起來,“來人了,來人了。”
“這次看他們有什麼說法,要是再像先前那麼胡扯,咱們就直接衝進縣衙把李知風揪出來。”
“對...咦?這人是誰,以前怎麼沒見過。”
“居然還坐著轎子出來,好大的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