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章節報錯
楊躍華一邊整理自己帶來的行李,一邊虔誠又仔細的摸索著整個房間,這次能來林家村教書,是他人生中最幸運的一次意外。
他所在的村子離林家村很遙遠,這次之所以來到臨方縣,是因為他被家裡人趕出來了。
楊躍華的學識並不低,嶽洪生幾次復考都考不中秀才,是因為他的學識還比較淺薄,雖說他年歲漸長,但秀才就像一道屏障,讓他幾十年都沒能跨過這個門檻。
可楊躍華不同,他啟蒙完,家裡本來沒打算送他去讀書,是因為他十幾歲就在鎮上的私塾打雜到夜香,和那些屎尿屁打了好幾年的交道,意外被私塾裡的老先生髮現他讀書的天賦。
後來家裡人這才咬著牙攢錢送他去私塾,雖然他啟蒙完,但確實是讀書的料子,不到六年的時間,童試時一舉中了童生,還是以榜首的成績。
若無意外,成為秀才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可意外還是發生了。
因為天賦過於優秀,又不懂得規避鋒芒,得罪了當地的權貴幫派,拉攏不成,索性在他院試的時候下套子,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一開始只是阻止他趕考,後來就是收買考官,最後更是直接陷害他作弊。
當場被人抓住衣襬上寫滿了小抄,當場就被知府大人剔除了考生資格,之後幾年更是不讓他院試,儘管他多次伸冤,也未曾解決。
那段時間,不止是府城,就連他的村子,學堂的先生,人人都以為他作弊考試,一時間他成了過街老鼠,走到哪都是被人唾棄的侮辱。
他不敢回家,也不敢離開府州,那幾年他不停的為自己伸冤,後來終於含冤得雪,重新獲得了考試的機會,而當初的意氣風發早就沒了,如今內斂頹敗的他再也沒考中秀才,直到村裡的後生中了童生。
他才完全歇了科考的心思,這些年沒有人願意收他去做先生,多說他品德敗壞,心思不正,走的是歪門邪道的路子,深怕他帶壞了學生。
為了養家餬口,他只好一邊抄寫書籍在鎮上的書肆換錢,一邊忙碌著家裡的田地謀生活,本以為這輩子就這樣碌碌無為的過了。
沒想到,自己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兒子,居然把他趕出了家門,為了謀生,他不得已輾轉來到臨方縣,意外遇到了林家村的村長和里正。
楊躍華摸著鬍鬚,對自己這潦倒曲折的大半生一陣唏噓,正在他感慨的同時。
村長和里正又折了回來,「楊先生,村裡準備了飯食,你們舟車勞頓,先去吃個飯,一會再回來整理行囊。」
里正也喘著粗氣,方才跑急了,一口氣沒勻上來,他深吸了口氣才說道:「村裡除了有兩位先生坐堂,還有兩個,一個是喬樂,他是咱們臨方縣的秀才,不過喬秀才是江嬸子請來的,之前是教授林家幾兄弟的,還有一個就是江嬸子的外甥侄子江文,是個童生,來年要去院試,所以到來年就不在村裡教書了。」
「他們已經在村長家等候了。」
嶽洪生和楊躍華聞言紛紛點頭,心裡對這個秀才產生了好奇,兩人大半生都沒考中個秀才,故而對秀才有一定的執念和崇敬。
喬樂和江文早早就等在了村長家,堂屋裡擺放著大桌,上面都是一些家常菜,但為了表現對兩位老童生的歡迎,桌面上還是準備了不少肉菜,在農家來說,也算得上是一桌豐盛的席面了。
村長和里正笑眯眯的領著兩位老童生進來,各自介紹了一番,這才招呼大家坐下。
江文雖是童生,但年紀最小,一直寒窗苦讀,很少應酬,因此有些緊張,僵硬的坐定在位置上,認真守禮的聽著幾位前輩交談。
楊躍華和嶽洪生抬眼一看,兩人眼中均是劃過一抹驚豔,喬樂的樣貌實在出眾,兩人意外這個秀才郎年輕的
同時,也被他出塵絕色的容貌震驚到。
江文年紀小,坐在位置上拘謹小心的模樣倒是讓兩個老童生稍稍安心,反而是面無表情的喬樂讓兩人不得不提起精神來。
這位喬秀才一看就是氣度不凡,面容姣好,但並無笑意,眼眸也淡淡的,莫名給人一種壓迫感。
林家村的私塾雖然建的很好,但是村子偏僻,裡鎮上又遠,尋常的秀才大多都往鎮上的書院去了,他們也很意外,能再林家村遇到一個如此俊朗的秀才。
「大家不必拘束,以後咱們林家村就靠你們了。」里正喜的眉開眼笑,「江嬸子還有要事,就不過來和我們吃飯了,私塾的事情,以後就全權交給幾位先生,若是有什麼需要的,儘管開口,只要村裡能做的,就盡力而為。」
讀書人講究食不言寢不語,眾人點點頭,就紛紛開始吃飯,村長和里正也只好配合。
吃過飯,喬樂擦了擦嘴,抿了一口大碗裡的清茶,清潤的聲音緩緩道:「竟然兩位先生都來了,我就說一下私塾裡現在的情況,林家村報名讀書的學生,共一百五十七人,其中,年歲最大的二十二歲,最小的四歲,前兩日,我已經給孩子們分了班級,私塾有四間學堂,分為甲乙兩個班級。」
「孩子們的束脩定為每月五十文,我們夫子一共四人,先帶一個班,每月二兩白銀,包吃包住,二位可有什麼異議?」
喬樂只是複述了江豔的話,這些都是江豔和村裡提前商量好的,因為他是秀才,所以村長和里正便把私塾的事情全權交給他去處理。
里正也笑呵呵的點頭:「咱們林家村的私塾雖比不上鎮上的大書院,但喬秀才是大家公認的院長,以後書院的事情,就大小事務就由他掌管。」
兩個老童生紛紛點頭,喬樂是個秀才,他當院長,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兩人也不會心中不服。
楊躍華摸著自己的山羊鬍須,自嘲的說道:「讀書人都說錢財乃身外之物,老夫不才,做不到視金錢為糞土,但這二兩銀錢已經很多了,說句實話,我還從未領過這麼多的月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