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花和她孃家人都坐牢了,王大剛現在有點清醒了,廖大潘雖說是書記,但是在農場也不是無所不能的。

像昨晚常永沿被抓,廖大潘也照樣什麼忙都幫不上。

王大剛可不想哪天也被梁振國送去坐牢。

現在他手裡捏著那麼多錢,家裡老二兩夫妻也都回來了,就連老大媳婦兒,廖大潘也安排進廢品站當臨時工,也有工資了。

家裡現在有三個人上班賺錢,他還有廖大潘給他的好處費,他每天在家吃吃喝喝就夠了。

董紅花還惦記著從公公手裡弄錢,所以心裡不服氣也不敢當著王大剛對面表現出來。

可一回到廚房,董紅花就和侄兒嘀咕,說整個王家是個孬蛋,她剛來那會兒,王大剛和王建才還吹牛說認識農場廖書記,說兩家人關係多好,王家現在多硬氣。

董傳家聽著姑姑的話,七歲的孩子聽懂了,又好像沒全聽懂。

但是他聽懂了,姑姑看不起王家,姑姑還被梁家的人欺負了。

七歲孩子的內心就被種下對梁家的仇恨,也種下了對王家輕蔑的種子。

蘇舒並不知道她前腳罵完董紅花,梁振國後腳又把人威脅了一番。

回到家蘇舒就從吳香蘭手裡把做飯的活接了回來,三個孩子圍著她屁股後面轉,一會兒要求幫忙洗菜,一會兒要求幫忙拿盤子。

梁振國進屋的時候,廚房裡因為三個孩子都在,那叫一個熱鬧的。

“我是沒見過還有誰家孩子比我們家孩子更勤快的。”梁振國站在廚房門口咧著嘴樂著。

“他們就喜歡跟著嫂子,在幾個孩子眼裡,能幫嫂子幹活是一件特別高興的事。”吳香蘭笑著說,“他們嘰嘰喳喳,不管說什麼嫂子都在聽,會應,他們就愛湊到嫂子邊上給嫂子說學校發生的事情。”

吳香蘭搖搖頭,“你想想我們小時候,爸媽埋頭幹活,我們要湊過去說話,就只會說,去去去,沒看我們在忙著,誰有空聽你說你們小孩子家的事。”

周學軍沒搭腔,反正他從小能讓他有湊過去一起說話的長輩都沒有。

梁振國點點頭,隨即感慨了一句,“也是,你嫂子對孩子們的耐心真好,要是對我的耐心,能有對孩子的一半耐心,那我可是睡覺都能樂醒了。”

周學軍無語的看向梁振國,給了他一個眼神,讓他自己體會。

“你別用這種眼神看我,你這是還沒有結婚。”梁振國攤攤手,“過來人給你一個建議,結了婚,別太早要孩子,你媳婦兒只要有了孩子,那一雙眼睛,壓根就看不見你這個丈夫。”

蘇舒端著菜從廚房出來,一聽,樂了。

“梁振國,你要是沒有梁志超和梁志強這兩孩子,我會不會嫁給你都不一定呢。”

當初蘇舒是做好了要帶一一一起走的決定,這年頭,要帶個堂妹一起嫁人,實屬難。

即便蘇舒高中畢業,有文憑,有長相。

但是蘇舒工作剛沒了,又是個獨生女,家裡的頂樑柱也沒了,孃家只有一個媽。

七十年代,獨生女在大多數小城市的百姓眼裡,這就是大缺點,意味著孃家沒有兄弟姐妹可以相互幫襯。

這些條件加起來,足夠讓大多數男人望而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