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小行星撞擊地球之時,全球每一塊區域所受到的影響,以及所受到影響之間的相互影響,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模擬一次,所需要的算力便高到平常人無法想象的程度。

但現在,按照陸銘所提的要求,這樣的模擬,需要進行足足兩千多萬次。就算以小行星預警中心的超算的算力,也需要足足兩天時間才能完成。

在這兩天時間之中,一切科研任務都將暫停。但幸好,並不會影響到預警中心這裡的日常觀測工作。

因為只是觀測的話,並不需要用到超算。

面對陸銘的要求,王姓主管神色嚴肅的答應一聲,立刻開始了操作。

他將陸銘的要求轉化為了細緻嚴密的計算機語言,然後輸入到了模擬程式之中。在視覺化螢幕之上,陸銘看到了第一次模擬的詳細過程。

當然,對於超算來說,這第一次模擬,僅僅只耗時幾毫秒而已。為了更加直觀的讓操作人員感受到模擬結果,才會耗費長達半個小時的時間,將其用畫面呈現出來。

於是,陸銘便看到一顆龐大的小行星,以較為傾斜的軌道,迅勐向著地球太平洋衝了過去。

這顆小行星的最長處高達20餘公里,寬度和厚度分別有10公里和7公里左右。它整體呈現出暗黑色澤,主要構成為鐵、矽、碳、氧等。

它就這樣撞擊到了地球的大氣層之上。在這一刻,它的表面變成了紅色,釋放出耀眼的光芒。

它的表面溫度,在這一瞬間之中攀升到了數千攝氏度。

這一過程僅僅只持續了幾秒鐘時間。因為它的速度太快了,而地球大氣層又太薄。

僅僅數秒鐘而已,它便穿越了地球大氣層。而在這一刻,爆裂的颶風因為這勐烈的撞擊已經形成。在極高的壓力之下,狂風以每秒鐘數千米的速度向周圍擴散。

就算最勐烈的颱風,其風速也不過每秒鐘幾百米而已。此刻,這狂風的威力超越颱風何止十倍。

就算是鐵人,在這區域之中也要被吹成碎片。

單單這狂風,就已經足以對地表造成極大的破壞。但在這整個撞擊過程之中,這僅僅只是開胃小菜,完全不值一提。

之後,這顆小行星的最前端,接觸到了太平洋之上,一塊五公里乘以五公里,總面積二十五平方公里,編號為110265的區域之中。

這裡是撞擊的中心點。在中心點之外,因為這顆小行星太過龐大的緣故,它還覆蓋了周邊數個其餘區塊。

撞擊點中心的水直接被汽化,小行星的一些殘骸,甚至因為這勐烈的撞擊又被直接甩回到了太空。高達千米的巨浪生成,橫掃全球,狂暴的地震波同樣以此為起點,蔓延到了整顆星球之上。

地質薄弱點處,板塊斷裂,前所未有的勐烈地震摧毀了地表的一切。火山開始噴發,狂風開始繞著整顆地球橫掃一切。山峰被吹倒,樹木被連根拔起,高樓如同玩具一般輕易倒下,因為有充足凝結核的緣故,雷雨閃電開始在地球許多地方出現。

此刻地球已經遭受到了足夠勐烈的蹂躪。但這仍舊只是開始。

各種劇烈的地質災害將維持數年之久,要完全平息下來,沒有數百年時間恐怕不行。狂風暴雨也將成為常態,氣候惡化到完全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步。

但這仍舊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事情是,太多的塵埃與火山灰因為此次撞擊而被釋放到了天空之中。它們是如此的濃密,以至於遮擋了大部分陽光。地球因此而變得寒冷,便連終年炎熱的赤道,也將冰封萬里。

整個生態圈完全崩潰,99.99%以上的物種滅絕。除微生物之外的大型生物,其野外滅絕率甚至可能高達100%。

唯有掌握了先進科技的人類,才可能在少數基地之中苟延殘喘。但面對連綿不絕的自然災害,以及惡劣的自然環境,這些人也將在接下來數年時間之中全部死去。

螢幕左上方,那個數字終於變成了零。

王主管低聲道:“較為理想的情況下,嗯,現在是撞擊之後第四年零56天,最後一名人類死去。人類滅絕了。”

這便是小行星撞擊的威力。

幾人各自神色凝重。

陸銘知道,如果沒有提前準備,沒有提前知曉受到波及最小的地點,並在那裡囤積足夠的物資,建造合適的庇護所,安置足夠的合適的人員,那麼,現實情況之中,人類文明的結局,不會比這模擬之中更好。

——極大機率,末日組織現在就正在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