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重疊(第1/3頁)
章節報錯
呂卿良面前的影片畫面之中,小行星預警中心的操作員在快速的操作著。
伴隨著他的操作,大螢幕之中,距離地球約1.5億公里遠的地方出現了一個亮點。
那顆亮點代表著之前剛剛與地球擦肩而過的死神星。它所在的位置,是它第一次被人類世界所觀測到的位置。
它靜靜的懸浮在那裡,一動不動。之後,它變成了一個
“光錐”的頂點,就像是有人在那裡開啟了一個手電筒。由這個
“手電筒”釋放出來的
“光”以一定的角度開始擴散,並快速向地球方向延伸。這個角度的大小,取決於之前己方所獲取到的資料,也即死神星自被發現之後的軌道誤差率,十萬分之三點六二。
這個
“光錐”一直延伸到了地球這裡,然後停下。光錐的頂部,便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半徑有大約820公里的圓。
這是十萬分之三點六二的誤差率之下,死神星剛剛出現在被觀測距離之時,從理論上在到達與地球最近點之時,所有可能透過的點的集合。
也即,它的最終軌道必然處在這個圓之內。陸銘看到,這個圓的一小部分,大約3000平方公里左右,與地球重疊。
這意味著,當初它確實有機率撞擊到地球之上。因為地球是一個球體的緣故,這與地球重疊的3000平方公里的部分,在地球上總計投影出了大約一萬平方公里的面積。
這一萬平方公里,大概位於太平洋的某一個群島附近。那名操作員指了指:“就是這裡了。”如果當初死神星真的撞擊到地球之上的話,那麼,它的落點,必定在這一萬平方公里範圍之內。
這一切計算,對於具備完善模擬模型的小行星預警中心來說,只是很簡單的事情。
但在死神星最終掠過地球之前,這種計算卻絕無可能做出。原因很簡單,因為死神星不最終掠過地球,己方就無法精確獲取它的軌道資料,便無法知曉它的誤差率究竟是多少。
沒有誤差率,後續的計算就缺失了最為重要的資料,根本無法進行。現在,一切當然不同。
呂卿良此刻精神滿是振奮。他知道,末日組織所預言的死神星的撞擊點,也必然就在這一萬平方公里以內。
陸銘的整個邏輯體系並未否認末日預言的準確性。相反,陸銘對此的態度是認可的。
他認可末日預言是正確的,分歧只在於,他認為末日預言的準確度不夠。
此刻,這個位於光錐頂點的,半徑有820公里左右,總面積高達211.24萬平方公里的圓,卻僅有0.14%的面積與地球重疊,便進一步驗證了這個猜測。
因為誤差,死神星與地球擦肩而過。此刻,在知曉了誤差之後的結果,知曉了誤差率之後,人們便將預言的原始結果推算了出來。
相對於最長處僅僅幾公里的死神星而言,此刻這高達一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可以肯定仍舊不夠精確。
它僅僅只是一個籠統的範圍描述而已。但沒有關係,它雖然不夠精確,對於接下來的工作來說,卻又已經足夠精確。
“再次模擬吧。”呂卿良下達了指令。
“是。”這一次所需要進行的模擬,是模擬死神星撞擊在這一萬平方公里範圍之內以後,整顆地球上受影響最小的區域在哪裡。
經過了之前數千萬次的模擬,小行星預警基地的人對於這種事情早已經駕輕就熟。
此刻,伴隨著幾個命令的輸入,僅僅十幾秒鐘而已,結果便已經出現。
“依據撞擊點的細微差異,地球範圍內,受影響最小的區域的範圍也有所差異。但它們全部都集中到了這裡。”操作員手指在螢幕之上劃了一下,龐大的地球影象便隨之轉動,最終將一個被標註成紅色的區域呈現在了呂卿良面前。
那是一片位於沙漠、戈壁與草原交匯處的荒涼地帶,附近有一座名叫洪玉山的小山,總面積大約有1000平方公里左右。
那裡荒無人煙,距離最近的城市,洪玉市都有一百多公里。洪玉山便位於洪玉山的郊區,距離郊區有個二三十公里的樣子,算是洪玉市周邊為數不多的風景較為優美的地方之一。
事實上這裡還是個景區,閒暇時候,洪玉市的居民們也會到這裡來遊玩。
也有開發商在這裡開發了房產。當然,都是別墅、莊園型別的,只有有錢人才能買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