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虛擬商品(第1/3頁)
章節報錯
調查進行到現在,陸銘愈發確認,韓銳必定不是個人在行動。在他背後必定存在著一個組織。
做出這個判斷的原因很簡單,證據也很直觀。
首先,己方此刻已經覆盤了韓銳在以往數年時間的大致行動路線,透過比對,認為他以往的那些行動路線之中,有過幾次與此刻針對於趙宗海的行動路線,存在某些相似之處。
也即都是那種明面上可以稱之為是在旅遊,實際上去的卻盡都是些偏遠的小地方,又或者明顯不是旅遊區的地方。
這就基本上可以認定,他是在針對其餘的目標下手。但這些目標,卻絕大部分都未出現在胡山的夢境之中。
第二點則是,胡山夢境之中的其餘主角,除了趙宗海之外,其餘主角死亡之時,也有確定的證據證明韓銳不在此處,並不具備作案條件。
由此,第一點可以證明“韓銳的目標並不只限制在胡山夢境之中的那些人”,第二點則可以證明“胡山夢境之中的那些人的作案者也並不是只有韓銳一個”。
兩相結合,便可以得出判斷,這個世界上存在一個組織,這個組織內有許多類似韓銳這樣的作案者,有許多人是這個組織的作案目標。
不同的作案者針對不同的作案目標,頻繁作案。胡山所夢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但這些案子卻全都隱藏在暗中,表面有著完美的表象作為隱蔽,根本不為世人所知。如果不是胡山的夢境,那麼直到此刻,行動二隊以及星球安全域性都不會知道,這個世界上竟然還存在這樣的事情。
“那麼……胡山為什麼會夢到這些事情?”
此刻韓銳已死。好不容易找到的線索再次中斷,行動二隊的調查再次陷入僵局。
苦苦思索之下,陸銘慢慢說道:“我傾向於認為這是一個意外。”
“意外?”
何薇細細咀嚼著這個詞彙,有些不確定道:“就像是山神案之中,你的遭遇那樣?”
“對。一個意外。”陸銘點頭:“可以看到,這個隱秘組織對於事情提前暴露根本沒有一點準備,極大機率可以認定,他們也不知曉胡山做夢夢到了這種事情。同時,胡山本人也是作案目標之一,因為我們的干涉才倖免於難。我傾向於認為,這其中因為某些尚未明瞭的原因,發生了意外。”
“那又如何?”
呂卿良攤了攤手:“是意外又如何?我們沒辦法確認這個意外究竟是什麼,又為什麼會降臨到胡山身上。”
在山神案之中,透過對受害者做基因比對,確認了受害者的共同點是都具備某一條基因,進而確認了X組織挑選目標的標準。
可是在此刻這個案子之中,包括胡山在內,受害者沒有任何共同點。以及,遭遇了“意外”的,又只有胡山一個,更是沒辦法統計和比對出這種意外降臨的條件。
“誰說只有胡山一人遭遇了這種意外?”
陸銘看著呂卿良,慢慢說著:“說不定……還有別人也遭遇了和胡山一樣的意外?”
何薇眉頭皺起,努力思考著這種可能性:“但,如果當事人不主動報案,我們不可能將他找出來。”
就像此刻,如果胡山不是因為害怕而主動找治安局報案,以及,接警的那名叫做許青的治安員又因為巧合恰巧見證了一名被預言者死亡的事情,從而相信了胡山的夢境,層層上報的話,己方也根本就不會知道這個案子。
這其中存在太多的偶然和巧合,基本上是不可複製的。
想想看,正常情況下,就算是許青,大機率也只會將胡山的報案當做是精神病的囈語。
張定山立刻做出了決定:“卿良,找資訊分析團隊,展開全面排查。排查方向主要為兩點,一,全球接警系統查詢有無相關記錄。無論是否立案,哪怕確認為報案者存在精神疾病而不予立案的也要排查出來。
二,全球網際網路系統,排查有沒有聲稱遭遇了這種夢境,或者透過其餘什麼手段達成了類似效果的人。”
這是一項毫無疑問的大工程。哪怕有專門的資訊分析團隊,哪怕有先進的智慧資訊排查工具,都不是能輕易做到的。
但,對於行動二隊來說,這種層次的調查,僅僅只是常規手段而已。
“我立刻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