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暗中保護(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一批被調查出結果的被詛咒受害者總計有三十七人。全部看完一遍之後,陸銘發現,這些被詛咒受害者凡是有親密關係的,其親密者全部狀況悲慘。
這些悲慘,有些是受到外部欺騙,引誘,做局陷害,有些是自己作死,譬如主動違法犯罪然後受到懲罰之類,也有一些似乎可以歸類為單純的厄運,譬如車禍、疾病、意外傷害之類。
但總之,最終的結局全都是境遇悲慘。雖然導致境遇悲慘的原因各不相同,多種多樣,看似沒有任何共同點。
但最終結局的一致,卻表明這絕不是巧合。什麼樣的巧合能巧成這樣?
反倒是那些根本沒有親密者的詛咒受害者,譬如伍彪,譬如張志鵬等,其身邊沒有這種現象出現。
這似乎是……只要我沒有親密者,詛咒就沒有辦法擴散?目前來看,詛咒存在擴散性的推測似乎已經被驗證。
更進一步的發現則是,這詛咒只會擴散到受害者的親密者身上。陸銘心中有些沉重。
王全一桉,單單直接受害者便高達千人。這上千人之中,沒有任何親密關係的只是少數之中的少數。
剩下的人之中,哪個人沒幾個極為親密的關係?父母妻子孩子姐姐哥哥弟弟妹妹,等等,一個正常人,有四五個極親密關係都正常。
這豈不意味著,最終受到影響的,會有好幾千人?詛咒受害者已死。但這些人,卻大部分都還活著。
陸銘暗暗下定了決心。
“如果事實真是如此,詛咒受害者的親人確實受到了詛咒擴散的影響,境遇悲慘,那……我一定要想辦法解除這種影響。”他們原本也應該具有正常的,可能沒那麼幸福美滿,但也會有溫馨和溫情的生活。
他們不應該受到波及。死者已死,事情不可更改挽回,己方沒有任何辦法。
但這些還活著的人,己方卻必須要有所作為。這也是行動二隊的職責所在,也是星球安全域性行動處的職責所在。
陸銘看向何薇,看向張定山,便看到二人同樣滿臉堅定。
“先統一摸排一遍,摸清楚狀況再說。”這項工作用去了約半個月的時間。
陸銘原本以為,親密者遭逢厄運應該是一件極為普遍的情況,但最終結果卻大相徑庭。
統一摸排發現,親密者遭逢厄運的事情竟然只是一小部分。總計上千名受害者之中,只有兩百餘人的親密者遭逢了厄運。
“這其中難道還有什麼我們沒發現的因素?”何薇有些疑惑:“難道我們猜錯了,根本不是詛咒擴散?”詛咒是相同的詛咒。
但有的人擴散了,有的人沒擴散?如果事實果真如此,那麼,與其做出這個判斷,還不如認為根本就不存在詛咒擴散這件事情。
陸銘仔細的看著統計表格,良久,緩緩道:“恐怕詛咒擴散事件確實真的存在。只是……時間有先後。”
“時間?陸銘你是說按照時間先後順序來的?可是不對啊,65號受害者的親密者遭逢厄運的時間,明顯在48號受害者之前啊。”行動二隊為王全詛咒桉的受害者們,按照死亡先後做了編號。
65號受害者便是第65個遭到詛咒死亡的。但現在,48號受害者先於65號受害者死亡,兩者死亡時間間隔一個多月。
但65號受害者親密者遭逢厄運的時間卻在48號受害者的親密者遭逢厄運的時間之前,這怎麼能說是按照時間排序的?
“不是嚴格的按照時間排序,而是整體呈現出時間先後的趨勢。”陸銘指著統計表格:“從資料上看,在受害者死去之後,最快不低於7年,最慢不超過12年時間裡,其親密者會遭遇厄運。一號死者伍彪沒有親密者,不算數。二號死者的親密者是在自己死亡後的第八年,親密者遭遇了厄運。三號死者則是在死後第七年。三號死者親密者遭遇厄運的時間雖然在比自己更早死亡的二號死者之前,但整體時間趨勢卻不變。”何薇仔細看著表格,仔細思考著,便發現果然如此。
時間前後偶有波動,但整體趨勢卻是,死亡時間越靠後的人,其親密者遭逢厄運的時間便也越晚。
從一號死者到第256號死者,俱都如此。257號到266號死者的親密者還沒有遭逢厄運,但九年之前死亡的267號死者的親密者,在上個月剛剛遭到厄運。
陸銘的發現,打破了何薇心中的一絲僥倖。如果不存在詛咒擴散這件事情,那該多好……至少不會再有新的受害者出現。
但目前來看,那些還未遭逢厄運的人,也僅僅只是時間還沒有到那個時候而已。
一個一個來,最終恐怕誰都逃不過。
“要驗證這件事情其實很簡單。王全之前的幾位大師也都有出手詛咒致人死亡的事件。查一查那些死亡事件的親密者的結局,一切便都清楚了。”王全之前的最後一位大師是魏建中。
魏建中詛咒致人死亡的最後一位受害者,如今已經死去高達16年。按照此刻統計所發現的時間範圍,也即受害者本人死後7到12年,其親密者一定會遭逢厄運的規律,顧大成、李慶民、魏建中三人殺死的人的親密者,應該已經全部——是全部,無一例外,全都遭逢了厄運才對。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有了前事借鑑,此刻,被王全詛咒殺死,但其親密者還未出現厄運的人,他們的親密者最終能否逃脫厄運,便可以尋找到答桉。
張定山點頭:“是該查一查。”在鎖定了顧大成、李慶民、魏建中三人之後,調查誰與他們產生過業務關聯,產生了業務關聯的這些人之中,誰家裡出現了異常的死亡事件並不困難。
當然,因為時間太過久遠的緣故,不可能一個不漏的排查出來。不過也不需要一個不漏,有一批人作為樣本調查就已經足夠了。
很快,可以確定的總計100個受害者被統計了出來。其中,年代最久遠的顧大成的受害者數量最少,僅有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