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保有嫌疑(第1/3頁)
章節報錯
當目標數量縮小到僅僅320個之時,指揮各地治安局派遣出專桉組,挨個對這些人進行深入細緻的複核,便有了可能。
何薇便開始主持航空業內的這些死者的複核,指示各地治安局總計成立了30個專桉組。當張定山也打算如此做的時候,陸銘卻阻止了他。
“隊長,我注意到了一個資料。”
陸銘將一份分析報告呈現在了張定山面前。
那是對於上一個步驟,所剩下的,除去何薇所負責的航空業之外,總計3600名意外死者的知識背景分析。
在這些來自各行各業,但俱都具備重點大學本科或者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高階知識分子之中,張定山看到,文史類專業意外死亡人數的數量,佔比48%左右。相對的,理工類專業意外死亡人數的佔比則高達52%。
他微微皺起了眉頭。
大家都是高階知識分子,都生活在同一顆地球上,具備大致相同的醫療資源,為什麼佔比相差竟高達4%?
思考片刻,張定山道:“你有沒有考慮到,文史類專業女性較多,理工類專業男性較多的因素?且,兩類專業,工作環境的不同也可能造成死亡率的差異。”
不管哪個年齡段,男性的死亡率都高於女性。
陸銘隱約記得一個資料,那便是,新生兒之中,男女數量是不一樣的。大約每出生一百零幾個男嬰,才會出生100個女嬰。
這其中固然有某些落後的世俗觀念的影響,但另一個原因也不容忽視。
那便是,男性的死亡率是高於女性的。就算男女性別比高達110:100,成年之後,男女性數量其實也相差不多。
那一部分男性,其實都在成長過程之中死去了。
菸酒、暴力、衝動易怒、相比起來更加不良的生活習慣、喜歡冒險、文化影響下的情緒內斂、普遍更大的壓力,等等,都導致了男性的死亡率更高。
放在古代的話,則還有重體力勞動、戰亂之類的因素。上古時代,則是和野獸搏鬥更容易受傷死亡等。
所以,人類這個族群,進化出了更多誕生男嬰的能力,以防止族群男女過度不平衡,為族群的繁衍造成障礙。
考慮到理工類男性較多的因素,理工類死亡率高於文史類,便也可以理解了。
再說,從整體來看,理工類的工作環境要比文史類惡劣。這也可能推高了理工類從業者的死亡率。
陸銘道:“我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這個資料,是進行了相關因素加權之後的結果。如果不考慮男女性死亡率的差異,以及工作環境的差異的話,兩者之間的死亡率差異,是16%,而不是現在的4%。”
“哦?”
這就由不得張定山不重視了。
相關因素加權之後,死亡率竟然還有這麼大差異?
這已經不能用隨機波動來解釋了。而是其背後必然存在某些原因。
“你是說……有某個勢力的行為,推高了理工類從業者的死亡率?”
陸銘點了點頭。
如果陸銘猜測為真,那麼,導致了孫力德假死脫身的那個隱秘組織,具備極大的嫌疑。
“那個組織只對理工類從業者下手,不對文史類下手?”
“有這種可能。”
張定山鄭重點頭:“我知道了。那麼,進一步的甄別,以理工類為主。”
將這最後僅剩下的320人再次分類,其中,理工類有185人,文史類有135人。在確認了以理工類為主之後,接下來的調查壓力進一步降低。
透過呂卿良中轉,針對於近一年來的這總計數百個意外死亡事件複核任務,分發到了全球各地一百多個治安局那裡,並在不久之後,開始陸陸續續的有了回應。呂卿良則將這些資料再一次整理統計之後,反饋到了張定山三人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