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地震(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處同意了咱們的方案。但他要求,在執行過程之中務必要做好封鎖,嚴防任何風險,尤其是恐菌外洩的風險。”
此刻,在眾多資料支撐之下,恐菌發生外洩的可能性已經低到了極點。但就算如此,人們也必須要拿出百分之百的慎重態度來。
為此,行動二隊這幾人不得不將後續的計劃增添了許多內容,讓其變得複雜臃腫了許多。
其中包括但不限於執行任務的相關人員務必全程穿著防護服,地下溶洞與地面的通道,必須在隔離屋內部進行等等。
有一批地質專家和爆破專家被抽調了過來。之後,地質專家們首先透過各種手段,譬如震盪檢測、機器狗內部探測等,先行確定了這處地下溶洞的詳細結構圖,且收集了地質結構資料。
之後,工程隊伍進場。他們直接瞄準一些較大的地下空腔,直接從地面打孔穿入地下溶洞之中,構造出了一條通道。再之後,眾多的混合垃圾便直接從各垃圾中轉站運了過來,然後直接傾倒了下去。
一座城市一天要產生多少生活垃圾?
以前時候,陸銘對此一直沒有什麼概念。但現在,他知道了。
陽原市並不算大,人口僅有一百多萬而已,算是個中小型城市。但就算這樣的城市,不算工業垃圾,僅生活垃圾,平均每天便有高達1500噸左右的產出。
按照一輛垃圾車運輸十噸計算,平均每天需要150車次才能將這些垃圾運走。
這些垃圾的最終歸宿是垃圾填埋場。人們會在那裡,將這些垃圾經過壓縮與簡單處理之後深埋起來。
這是世界通行的垃圾處理方式。相比起垃圾焚燒發電、垃圾回收等等,這種方式才是主流。但這種方式很顯然也會帶來一些環境問題,譬如汙染土壤、汙染水源等等。更為重要的是,垃圾填埋場的容量是有限的。當它被填滿之後,就不得不另尋他處,再度佔據很大的地表空間。
陽原市的垃圾填埋場就快要填滿了。現在,來自濱海大廈的垃圾需求,從客觀上減緩了一下陽原市的垃圾填埋壓力。
於是,那些積存在垃圾中轉中心,尚未被拉走填埋的各種垃圾,此刻便有了新的歸宿。一輛輛垃圾車排成長龍直奔濱海大廈而來,然後駛入戒備森嚴的隔離車間,直接將各式垃圾傾倒在了指定的地方。它們則被運走,透過之前打好的管道,直接灌注到了那個地下溶洞之中。
數噸骯髒的,讓人情不自禁便要捏住鼻子,連看都不願意看一眼,只想快點離開的垃圾滾滾而下。
陸銘知道,在這些骯髒的垃圾之中,至少生活著幾十萬種肉眼不可見的微生物,它們的數量,則高達億萬。
它們將這種讓人類感到噁心的環境視作天堂,它們在這種富含眾多營養物質的垃圾之中生活的很好。它們在此可以無憂無慮的生活著,無憂無慮的繁衍著後代。
生存競爭,是每一種生命的本能。微生物也不例外。而現在,行動二隊為封閉了不知道多少光陰,已經形成了自身獨特生態環境的地下溶洞,引入了來自外界的全新的生存競爭者。
在垃圾滾滾而下的這一刻,不知道是錯覺還是怎麼,陸銘似乎隱約感受到了一點憤怒之中夾雜著恐懼的情緒。
這並不是他自己的情緒。他能隱約感受到有另外一個意識體存在,這個意識體在這一刻異常憤怒,且,感受到了恐懼。
它在害怕。
陸銘搖了搖頭,沒有理會這種感覺。
眾多垃圾滾滾而下的情況,在濱海大廈這裡持續了一天多的時間。粗粗計算,總計有一萬多噸生活垃圾,還有三萬餘噸建築垃圾被傾倒了進去。
但這還不夠,遠遠不夠。
一噸生活垃圾,就算是未被壓縮之前,也最多佔據個三四立方米的空間就頂了天了。建築垃圾比較重,一噸的話,通常也就佔據個0.5到0.8立方米之間空間的樣子。
這總計差不多五萬噸垃圾,算起來僅僅只佔據了差不多五萬立方米空間的樣子,也就等於一個長寬各100米,高僅有5米的房間的樣子。
那個地下溶洞內部的空間可遠遠不止如此。它雖然截面積不算大,但很深,內部有很多空間。
“加大運力,繼續運垃圾過來。”
對此,張定山立刻下達了命令。但負責這項任務的負責人卻面有難色。
“張警長,陸警長,那個……垃圾轉運中心的庫存垃圾全都運過來了,新的垃圾每天只會產生一千多噸的樣子。現在實在是沒有垃圾了,再弄的話,就只能從垃圾填埋場那裡,把已經填埋的垃圾再啟出來。”
恐怕陽原市的居民們永遠不會想到,這座城市竟然會有缺少垃圾的那一天。
張定山還未說話,陸銘便道:“那就啟出來吧。”
已經填埋的垃圾,內部不僅有人類生物圈之中的微生物,還混合了大量自然界之中的微生物。從邏輯方面來說,這種垃圾的威力應該更大才對。
於是一幕奇景便發生在了陽原市之中。
往日,奔赴垃圾填埋場的垃圾運輸車都是滿滿的,離開垃圾填埋場的車則是空的。現在則正好反了過來,讓駕駛垃圾運輸車的司機們心中滿是疑惑。
不過,管他們幹什麼呢。自己開一趟車拿一趟的錢就行,哪怕市裡人拿這些垃圾去吃,也不關自己的事兒。
眾多陳年老垃圾的到達,再次保證了這裡的垃圾供應。
在不斷的垃圾填埋之中,爆破專家們也沒有閒著。
基於之前地質專家們探測到的資料,爆破專家們制定出了專門針對這處地下溶洞的爆破計劃,且力爭以最小的藥量,達到最大的破壞後果。
這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因為地下引爆這種事情,所需要考慮的事情太多。最明顯最直接的一點便是,爆破專家們必須要做到儘可能破壞溶洞內部結構的同時,不要對外界造成太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