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李文華處長彙報的結果並未出乎幾人的預料。

在聽取了相關的資料、判斷之後,李文華十分果斷的透過了張定山代表行動二隊提出的建議,並下發了相關許可權。

於是,伴隨著張定山幾個電話打出,還未到早上上班時間,一輛接一輛的大巴車、卡車等,便停放到了規劃出來的專用停車區之中。

首先到來的是消殺人員。他們在濱海大廈之外穿上了全身防護服,背上了氧氣瓶和電動噴霧器,灌注了消毒液之後,便五人一組進入到了濱海大廈之中。

總計差不多有一百多隊,總計五百多人參加了此次任務。

他們將按照各自不同的分工,負責濱海大廈內部某一個固定區域的徹底消殺任務。

透過監視器,陸銘看到消殺人員們揮舞著手中的噴杆,將消毒劑噴灑到了目之所見的每一個地方。

地板,牆壁,天花板,窗戶,門,各種管道、通道等地方俱都沒有遺漏。濱海大廈內原有的一些傢俱、設施等也被移開,從上到下接受了消毒液的噴灑。

整個大廈之中煙霧瀰漫,所有地方全都變得溼漉漉的。濃重的消毒液味道,哪怕站在大樓之外,都能隱約聞到。

陸銘心中清楚,單單依靠噴灑消毒劑,不要說那些極可能存在於牆體內部的恐菌滅殺不掉,就連存在於外部環境,可以被消毒液直接接觸到的那些恐菌,恐怕也無法被完全滅殺。

消滅微生物的難度,超出一般人的想象。這一點,航天界的人可能會有更深的體悟。

在向其餘星球發射探測器,尤其是登陸探測器的時候,需要提前執行一項程式,也即最為嚴格的消殺,必須要徹底消滅登陸探測器上可能存在的一切微生物。

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避免來自地球的生物,“汙染”了純淨的外星環境。

因為一旦汙染髮生,且不說“來自地球的微生物適應了外星環境,在外星不斷發展進化最終演變成智慧生命然後對地球造成威脅”這種略顯科幻的可能性,只說一點,許多登陸探測器都有探測外星是否存在生命的任務,如果不小心攜帶了來自地球的微生物,結果又在外星被探測到了,那如何區分這個被探測到的微生物,究竟是外星的原生物種,還是來自地球的生物汙染?

小書亭

這會帶來許多麻煩。

雖然這些探測器執行了最為嚴格的消毒程式,但資料顯示,來自地球的微生物汙染了外星環境這種事情,其實已經發生了。

火星上可能已經有了來自地球的微生物在生存繁衍。

就連以高標準嚴要求著稱的航天界,都無法完成對一個登陸探測器的徹底消毒,更不要說此刻的濱海大廈了。

無論如何精細,哪怕直接將整個濱海大廈用消毒劑浸泡起來,都必定會存在某些消毒劑接觸不到的死角。譬如某個肉眼不可見的裂縫,某塊鼓起的牆皮的內部,等等。

恐菌仍舊可以好好的生存在這些死角,等待消毒液降解或者消散之後,再度出來,將自己的子孫後代繁衍遍整坐大樓,將之前丟失的地盤再度佔回來。

更甚至於,某些“骨骼精奇”的恐菌,身體之中甚至恰好異變出了可以抵抗消毒液對自身侵害的基因。它們根本不會被消毒液殺死。

對於這一點,陸銘知道的很清楚。不僅他,張定山幾人也都知道。但行動二隊仍舊決定要這樣做。

這樣做的目的,不是為了徹底滅殺恐菌。這恐怕不可能做到。其真正的目的,在於透過這種方式,來將恐菌的種群降低到極點,以達到阻止,或者延緩其破壞濱海大廈樓體程序的目的。

懷著這樣的目的,數百上千噸消毒液被噴灑到了濱海大廈的每一處。直到下午,整個消殺工作才算完成。

微生物專家們再次出馬,對濱海大廈內背景環境進行了詳細檢測。其結果是,一千餘個檢測點,全部未檢測到恐菌。

不僅恐菌,其餘的各種微生物也遭到了滅頂之災,幾乎全滅。一千餘個檢測點,僅僅只有寥寥不超過十個檢測點檢測到了微生物的存在。

陸銘心中清楚,從此刻開始,己方與樓神之間,真正擺明車馬,站在了正面衝突的角度。

如果樓神還有什麼後招,還有什麼隱藏的底牌,那麼這個時候,它也應該會拿出來了。

“希望不要再出現傷亡。”

對此,陸銘也只能在內心之中默默祈禱。

不過,就算經過了如此徹底的消殺,這件事情仍舊不算完。

天還未黑,足足上千名軍人,其中男女皆有,便接受徵召,來到了濱海大廈這裡。

他們接到了一個很奇怪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