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先期安排的那樣,整個研究團隊分成了兩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由何薇負責,主要進行有關鎮龍樁運轉機制與具體作用的調查。第二個部分由陸銘負責,主要進行有關樓神的研究工作。

在眾多科學界專家全力以赴對這兩件事情展開偵查之時,在這段時間裡,就算以陸銘預備役科學家的身份與見識,也感覺大開了眼界。各種各樣的新型裝置,來自學術界最前沿的研究與發現,頂尖科學家們的見識與眼界,最前沿的學術思潮等,讓陸銘愈發感覺自己的渺小與知識的貧瘠。

在這其中,他所能做的,僅僅是一些方向性上的猜想和建議。涉及到具體工作的話,不要說插手,他甚至連看都看不懂。就算專家們已經就某件事情得出了結論,這結論也要專家們細細向他解釋,他才能聽得懂。

現在,陸銘可以毫不猶豫的說,此刻的濱海大廈之前,已經匯聚了整個人類世界最為頂尖的智慧。

如果連他們也做不出什麼突破的話,那這顆星球之上,恐怕就真的沒人會有這樣的能力了。

此刻,陽原市郊區,某處山腳下。

這裡是一處平地,總面積大約有一個足球場大小。這裡已經被平整完畢,且建起了幾座相互連通的小樓。

這些小樓的造型有些怪異。他們看起來像是正常高樓大廈的造型,但是它們太矮了,也太窄了。

雅文吧

它們與濱海大廈極其相似,簡直就是濱海大廈的等比例縮小版。

當然,也僅僅是像而已。其細節處仍舊有許多不同。因為據鄭鵬所說,鎮龍樁這種陣法,也要因地制宜,不可能在不同的地方佈陣方法也一樣。

這便是當初鄭鵬測算地脈,望風觀氣,又夜觀星象,按照那古籍記載之中鎮龍樁的佈置之法,按照行動二隊要求,結合專業的建築團隊畫出的縮小版鎮龍樁。

在鄭鵬死後不久,這裡便開始了施工。到了近期,終於建成。

此刻,何薇便來到了這裡。跟隨她一同前來的,還有足足幾十人之多。

這些人之中有白髮蒼蒼的老者,有乾瘦的中年人,也有滿是書卷氣息的年輕人。他們攜帶著大量的裝置——那裝置足足裝了七八輛卡車才運過來。

“搭建臨時營地,安裝裝置。”

何薇吩咐下去,同樣跟隨而來的施工人員便取下大量建材,開始搭建活動板房,並構造水電氣網通路等。那些專業人員則取下各式裝置,開始按照先期規劃,將它們一一安裝到了縮小版的鎮龍樁陣法之中。

小樓之中的每一個房間,每一處樓道,牆壁,屋頂,門口,幾處不同小樓之間的連線處,上風口,下風口,範圍之內,範圍之外,俱都安裝了眾多監測裝置。

背景輻射、氣壓、風速、電磁環境、微生物群落、溼度、溫度、空氣成分監測、痕量監測等等,幾乎包含每一個可以檢測並進行分析的專案。

不僅鎮龍樁之內,鎮龍樁之外,甚至鎮龍樁一公里距離之內的地方,也納入到了觀測範圍。

因為人們需要外部的資料以和鎮龍樁內部的資料做出比對。唯有如此,才能確定鎮龍樁內部哪些資料是不正常的,如此才好做出針對性的下一步安排。

如此眾多的裝置安裝,哪怕人手十分充裕,也用了足足一天時間才算完成。之後,裝置除錯正常,一群人便立刻投入到了工作狀態。

何薇便坐鎮在這裡,協調統籌整個監測行動,並臨機做出處置。

此刻,已經是她呆在這裡的第三天。自從所有裝置安裝並除錯完畢之後,工作人員們已經實時監控這裡所有的環境資料整整一天的時間。

“何警長。目前來看,這個院落裡面和外面,所有環境資料都沒有什麼差別啊。這就是一個很普通的院落嘛。”

技術負責人匯總了一天以來的資料,向何薇做出了彙報。

看著沉默不語的何薇,技術負責人又試探著問道:“要不……您先告訴我需要重點關注哪些方面?呃,這個專案,有什麼調查背景?知道了這些東西,我們才能有的放失嘛,不至於像現在這樣兩眼一抹黑。”

何薇直接搖頭拒絕:“抱歉,涉及保密資料,我不能告訴你。至於重點是什麼……沒有重點。監控一切環境資料,哪個資料有異常,哪裡就是重點。”

“好吧,我明白了。”

技術負責人點頭:“目前來看是沒有什麼異常的。但其實也說不好,有一些專案,可能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才能在資料層面上表現出來。”

“好。繼續監測吧。”

“是。”

此刻,濱海大廈附近。

十幾名頂尖專家,帶領幾十名助手已經在這裡忙碌了一天多的時間。關於恐菌的活體實驗更是不知道進行了多少次。但這裡的進展似乎同樣並不順利。

至少,從那些專家們臉上的凝重之色,陸銘便可以清晰察覺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