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效率(第1/2頁)
章節報錯
進行深入的邏輯思考,從各種看似匪夷所思,大開腦洞的方式尋找到突破口,這是陸銘的強項。
此刻,在局面僵持,己方的調查面臨重大壓力的前提之下,所能寄予希望尋找到突破口的,也只有這一個了。
此刻,一處位於城市郊區的度假酒店。
酒店一側是一條走廊,隔著落地玻璃,走廊之外,便是連綿起伏的群山,入目滿是蒼翠。山腳下一條小河蜿蜒流過,河水淙淙,清可見底。微風輕輕吹過,綠色的植被高低起伏,讓人心曠神怡。
這毫無疑問是一處美景。事實上,這處度假酒店便依靠這裡的美景為賣點打出了偌大名氣。不知道多少人慕名而來,寧願花費高價都要住在這裡。
往日時候,這條走廊人來人往,不知道有多少人。但現在,這條走廊已經被完全封鎖,嚴禁任何人進入。
空調將走廊這裡調節到了最能讓人感覺到舒適的溫度。空氣迴圈系統則源源不斷的將清新宜人、溼度正好、各元素比例也剛剛好的清新空氣輸送到這裡來。
在走廊一側,有一臺電腦。電腦旁邊則是紙和筆。
陸銘便在這入目既是美景,環境清新宜人,絕無任何噪音打擾的走廊之中,從這一頭走到了另一頭。之後,又從另一頭走到了這一頭。
他走的很慢很慢,眼睛雖然一直在看著前方,但始終沒有焦距,沒有匯聚到任何一樣明確的物體之上,似乎早已經神遊天外。
有時候他會短暫的回過神來,便會搖搖頭,輕嘆一口氣。每當這時候,他便會短暫駐足,站在巨大的玻璃幕牆之後,欣賞著窗外的美景,略微調整一下自己的思緒。
安裝在天花板上的監視器,將這一幕清晰的投射到了某處會議室之中。
張定山,何薇兩人正在這裡。影片畫面之中,呂卿良也在。
三人偶爾會討論幾句,剩下的大部分時間便在思考,也可能是在發呆。
此刻,桉件沒有突破,沒有調查方向,也實在無事可做。
良久,何薇抱怨道:「就這樣走來走去的,看得我頭暈。」
呂卿良道:「他都走了三個多小時,走了一萬多步了,他不會累嗎?」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思考方式。有人習慣在抽菸之中思考,有人習慣一邊撕紙條一邊思考。陸銘這種散步之中思考的方式倒是不錯,還能順便鍛鍊身體。」
何薇道:「那個,我們是不是有些太過依賴陸銘了?」
不僅何薇,呂卿良也察覺到了這一點。
似乎,自從陸銘參與到行動二隊的調查事項之中後,己方的調查進展便極大程度上依賴於陸銘的思考結果。
似乎,離了陸銘,己方便什麼做不了了。
張定山敲了敲桌子:「不要有心障。這不是壞事,而是好事。能坐車,沒人願意走路。」
呂卿良若有所思。
要說己方如果離開了陸銘就不會做事了,這倒不盡然。畢竟在陸銘加入之前,己方也做了許多事情,調查清楚了許多桉子,甚至還將行動二隊的評級提升到了甲級。
這足以證明己方的能力。
只是,細細思考下去,對陸銘加入之前與之後的兩種調查風格做一個比較的話,呂卿良便發現,在陸銘之前,己方更多的是依賴於強大的調查手段,儘可能多的蒐集足夠全面的線索,輔以一些靈感,或者說思路,來完成最終的調查。
而在陸銘加入之後,這兩種手段之間的比例出現了一定的變化。
此刻己方仍舊依賴於強大的調查手段來獲取線索,但卻沒有過去那麼依賴了。
就比如,己方過去必須要將線索蒐集到80%,才能尋找到正確的調查方向,又或者到了80%卻還是找不到方向,而現在,己方只需要將線索蒐集到50%,再加上陸銘的推理與邏輯思考,便能較大機率找到正確的調查方向。
總體來看,調查效率提升了,所消耗物資與人力減少了。
就像張定山所說的那樣,能坐車,沒人會走路。能線上索蒐集到50%的時候就能找到調查方向,沒人會費勁巴拉的繼續將線索蒐集到80%。
如果沒了陸銘,或者這一次陸銘沒有思考出什麼結果,大不了己方再回到以往的辦桉方式,廣撒網,大量蒐集線索與資料,仍舊也能將桉子辦下去。無非多浪費一些時間,多消耗一些資源罷了。
何薇哼了一聲:「咱們還有陸銘能依賴,別的小隊想依賴還依賴不上呢。」
呂卿良笑道:「如果咱們行動處搞個「節約資源」評比,咱們小隊一定榜上有名。」
張定山敲了敲桌子,制止了兩人的閒聊:「先做一些準備吧。都想一想,如果陸銘這裡無法突破,我們還能從哪些方向進行補充調查,再去找一些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