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思想道德教育的漏網之魚(第1/2頁)
章節報錯
經過審訊,賣假冒偽劣“養生茶”的是一個人數不少於五十人的團伙,他們內部分工明確,有人負責“製茶”,有人負責運輸,有人負責銷售,而“製茶”人員都是臨時培訓,一天上崗,缺乏正經的茶葉常識,很多時候為了省事,並不會挑揀茶葉芽裡混入的其他植物葉片,在他們看來,都是綠色的植物葉子,炒幹了誰知道它原來什麼模樣?泡了水不都一個味麼。
有毒植物葉片就是這麼混進去的。
而且他們採用的茶葉是次等茶葉,成本低廉。
而他們的炒“茶”制“茶”窩點,只是一個簡陋的按了口大鍋的房間,衛生環境很差。
他們負責運輸、銷售的人員採取的是去外地四處流竄售賣,面向的主要群體就是老頭老太太。
他們抓住老人重視健康養生的心態,開啟各種大忽悠模式,輕輕鬆鬆掏走了他們辛苦大半輩子的血汗錢。
到今天為止,已經進賬了十幾萬元,大約在十幾個地區賣出了上千份“養生茶”。
各地有關部門組織人力開始追查收繳這有毒的“養生茶”,各大電視臺和網路平臺、報紙等刊物上也紛紛報導了這次事件,引起了社會面群體的廣泛關注。
大部分購買並飲用了“養生茶”的老人們經過醫院檢查,採取對應的排毒治療後並無大礙,但有十幾位身體條件較差的老人和之前的汪家老太太一樣,喝了“養生茶”後身體變得更差,甚至重病纏身。
這次一共抓到了十幾名茶葉製假成員,其他團伙成員聽到風聲早早桃之夭夭了,執法人員正在全力追查。
這些成員多數是村裡早早輟學遊手好閒的青年,整日裡四處亂晃或泡吧、菸酒娛樂,沒有正經營生。
被抓的這些人聽警方說起他們販賣製假茶葉造成的後果,提起那十幾位重病纏身的老人時,臉上沒有追悔莫及,沒有感到歉疚,都是一臉冷漠無所謂。
他們並不覺得自己做錯了,反而狡辯是那些老人身體太差,身體虛弱生病也是“養生茶”在給他們身體排毒的過程,挺過去就好了。
“你們都不覺得這是在害人?”執法人員看著眼前冷漠如斯的這些年輕人,心底發涼。
有幾個人沉默著低了頭,但多數人梗著脖子一臉玩世不恭。
執法人員皺著眉頭拿起剛剛做完的筆錄翻閱。
“孫小弟,16歲,哪個是孫小弟?”
一個有些瘦弱衣著灰撲撲的少年在角落位置舉起了手。
“……家裡有困難?”原準備嚴詞批評的執法人員語氣不由有些放柔。
少年低著頭沒有說話,額前長長垂落的頭髮遮住了眼睛,讓人看不清他的神色。
“誰不是家裡沒那條件才幹這個。”有個一直懶洋洋靠在椅子上的青年開口說道。
執法人員挑了挑眉,仍然看向那個少年。
他是這幾個人裡年紀最小的,也是最沉默的。
來到這裡幾乎就沒有其他表情,木著臉,透著與年齡不符的暮氣沉沉。
“我想賺錢救奶奶。”
好半天,他低聲開口,像是自言自語般:“我只是想賺錢救我的奶奶。”
執法人員察覺眼前這個沉默的少年似乎還不是無可救藥,便略帶欣慰地走到他身旁聽他慢慢說著。
“你奶奶現在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