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浪子回頭金不換。”

再俗話說:“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絕大多數人被喚醒了心底的“良知”,開始走上“自我救贖”的道路。

他們都意識到,這不單單是北極的問題,也不單單是北極熊存亡與否的問題,而是與人類未來發展休慼相關的問題!

覺醒的網友們一批帶動一批,人們開始注重並反省日常生活中自己有哪些“不環保”的行為,開始互相出主意改善。

網紅明星們更以宣傳環保為榮,以身作則帶動粉絲們積極參與線上線下“植樹造林低碳出行”等活動,整個世界,似乎都開始欣欣向榮,往明朗,往好的方向大步奔跑起來。

……

我們都聽說過“凍土”。

它是指零攝氏度以下,含有冰的岩石或土壤。

凍土分為短時凍土、季節凍土和多年凍土(又稱永久凍土)。

而靠近北極圈附近的凍土地帶,多屬於永久凍土。

而我們時常在新聞上看到的某地發掘出猛獁象遺體,某地發現4.6萬年前鳥類屍體等等的“某地”,也基本是指永凍土層地區。

但就像冰遇熱會融化一樣,凍土具有“流變性”,隨著氣候變暖,凍土在不斷退化,永久凍土也不再“永久”。

而這就意味著凍土層開始不斷“解凍”,北極地區永久凍土正在融化。

北極地區永久凍土面積為1300萬平方公里,佔世界陸地面積15%。

據說科學家們在永久凍土層目前已經檢測出超過200種遠古病毒和細菌。

如果繼續放任北極地區生態惡化,凍土層不斷解凍,那麼人類將要面對的,將是比“末日”描寫的還要殘酷惡劣不見天日的未來。

而凍土解凍,帶來的問題還遠遠不止這些看不見的危險,凍土區的解凍,還會排放出大量甲烷氣體。

甲烷是一種比二氧化碳還要活躍25倍的溫室氣體,廣泛存在於天然氣、沼氣、煤礦深井中,是一種優質的氣體燃料。

據說人在放屁的時候,也會釋放少量甲烷。

而過多的甲烷氣體,會對大氣層產生危害,會進一步加劇全球氣候變暖,形成惡性迴圈。

屆時,海平面上升、高溫、乾旱、糧食減產……

有人將這一系列“未來災難”用動畫的形式模擬了出來。

這下子更是看得人人自危,綠色環保意識進一步高漲起來。

……

星球不只是人類的星球,也是動物們的星球。

在人類開始推進世界性的綠化環保活動時,動物玩家們也正忙著暗中“助力”。

鳥兒們銜來四處散落的種子,松鼠們收集起各自窩裡多餘的果實,就連小老鼠們也老老實實回窩裡拖出藏匿的一點口糧,一咬牙一跺腳,為了未來拼這一把。

它們悄悄在人類玩家有所疏忽的各處角落灑下種子,學著他們的模樣培土,澆水,“施肥”,然後靜待它們成長起來。

平日裡,鳥類玩家們也自覺自發組織隊伍“執勤巡邏”,緊盯著那些喜歡蛀空樹幹的害蟲們,保障新生的小樹林絕大部分能夠茁壯健康成長。

星球上的綠色植物們,“星球地位”彷彿一夜之間抬高,身價倍漲。

……

在全世界都忙著搞綠化走環保路線時,北極地區的玩家們正在嘗試搞基建。

已經有越來越多來自世界各地的玩家或社會人士奔赴而來,進行基礎建設基本的人力足夠了。

玩家們是看到國內東北地區的“冰雪世界”,看到那些栩栩如生的冰雕,產生的在北極地區搞基礎建設的想法。

理想中的“建築”材料,是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