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意外之喜(第1/2頁)
章節報錯
又喊來一些有水底考古工作經驗的人一起,忙乎了四五個小時後,埋入海底淤泥中的沉船部分終於被挖開了。
“快,把鐵皮包上!”也不管其他人是不是真的能聽見,說話的人很是激動地指揮著。
好在有經驗的人不止一個,很快古沉船上下左右就被鐵皮包裹得嚴實,確認綁好了繩索,海底也沒有發現其他殘留的文物後,古沉船就被緩緩吊拉了上去。
眾人聯手將挖出來的坑填埋上後,便繼續往下一處目的地游去。
至於對古沉船進行考古發掘的工作,自然是交給專業人士。
不過,這一片海域的傳說可能確有其事,因為他們此時來到的地方,距離剛剛打撈古沉船的位置不足200米。
似乎也就是在海里掉了個頭,轉了個彎,便來到了又一處沉船遺址。
不過,這一次看起來不太幸運。
沉船整體是以倒扣的姿態沉睡海底數百年,船底朝上,船上的桅杆、船艙等不知是被撞擊損毀了還是深埋海底,外表看不出情況。
船身很大,大約十幾米長,周身覆蓋了厚厚的石灰質,海藻等,在一側不太明顯的角落,有一個能勉強容一個人透過的洞口。
“不是吧?這不會是盜洞吧?”考古人員連連哀嘆,趕忙小心上前檢視。
其實相比陸地上猖獗的盜墓者,海底的盜撈者面臨的困難無疑多了許多倍。
海底文物遺址也因此能夠儲存較為完整,不受侵擾。
等有經驗的人仔細清理洞口周圍雜物後,發現這很可能是造成沉船的主要原因。
洞口周圍遍佈蜘蛛網似的裂痕,看起來更像是猛烈撞擊造成的,有可能是幾百年前,這艘船在航行時不小心撞上了礁石等物,船體漏水,最終導致沉船事故的發生。
雖然能看出來這條船確實是古沉船,很有時代特性,但誰也不確定它是不是拉載貨物的商船,有沒有令人期待的寶貝發現。
既然來了,就沒有不弄個明白的道理。
在船身上用小錘輕輕敲擊,等可能存在的魚類受驚遊走後,眾人小心順著洞口進入船體內部。
倒扣的沉船內部形成一個黑暗的空間,哪怕大家開著頭燈,視線範圍也很小。
船體內部結構混亂,各種已經有些腐朽的木頭構件散落著,七零八落,有的甚至成了碎片。應該是原本的甲板和房間遭受海底撞擊被損壞,形成了現在這副模樣。
倒扣的沉船,就算曾經有一船價值連城精美絕倫的寶貝,現在能倖存的,不報廢的估計也沒幾個了。
雖然不抱希望,但進來的眾人還是耐著心思仔細檢查著船體,翻看著海底淤泥,看看是否能有意外發現。
一些隱藏在海床上的小魚小蝦蟹之類紛紛如驚弓之鳥四下逃竄,一時周圍的海水裡幾乎遍佈紛紛揚揚的細小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