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就算林軒最貴的也才3萬塊,這3萬塊只相當於農民工2年的工資。

用2年的工資換一條命實在是太值了,畢竟人生很漫長,只要身體正常做個四五十年不成問題啊。”

“便宜,實在是太便宜了,我還以為至少要四五萬乃至六七萬呢。”

“是啊,全球百姓有福啊,許多病痛的人也能擺脫痛苦了。

我以前有一個朋友闌尾炎痛苦的時候,那畫面我至今記憶猶新啊。”……

現場爆發出了一陣陣熱議之聲,人們對於人造器官脾的價格這麼低廉十分驚喜與滿意。

此時他們對於漢唐科技真是崇拜到爆,林軒在他們心中形象已經登神了。

畢竟誰的脾都有可能出問題,到時萬一自己倒黴中招,然後想移植結果卻移植不了,那就只能自認倒黴了。

此時漢唐科技研究出了人造器官脾技術,而且還價格這麼低廉,這對於他們來說是個好事啊。

這時一個音國記者緩緩舉起了手,見此林軒輕輕點頭示意對方可以問話。

“林軒先生請問其他人造器官什麼時候能推出呢?林軒先生您是否會繼續插手研究呢?”

聽到那音國記者問出了人們心中最想知道的問題之一,人們頓時目光灼灼地看著林軒,想知道林軒的回答是什麼?

“人造器官我們漢唐科技會繼續研發,但研發成品推出的時間具體是多少並不能確定,因為每一個器官的研發難度都不同。

因為我們的技術原理是克隆細胞成長誘導技術,誘導克隆細胞成長成為我們設定目標的內臟。

在這其中形成脾的誘導技術與其他內臟誘導技術自然是有所不同。

雖然成功研發出人造器官脾能讓我們研究其他人造器官的難度降低許多,堪稱是直接把科研任務完成了60%。

但剩下的40%才是最關鍵也是最難的問題呀,所以每一個人體器官都是一個不亞於人造器官脾的難題。

在這其中我們漢唐科技接下來首先第一個重點研發目標是人造心臟技術,畢竟全球的心臟病患者十分之多。

而且心臟出問題致死率十分之高,所以我們漢唐科技第二個要重點研發的人造器官就是人造心臟技術。

至於我會不會插手這還用說嗎?我肯定會插手,畢竟如果我不插手,那人造心臟技術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誕生啊。”

說到這裡的林軒滿是感慨。

說實話,要是他沒有山寨系統的山寨虛擬空間,能無限地複製出相應的裝置與產品,無限次數的重新整理以及複製最新科研成果。

那他幾年內還真的研發不出人造器官脾技術,因為人造器官脾技術的本質就是一種成長資訊誘導技術。

這技術就是透過各種化學激素與微電流輔助,最終不停地刺激克隆細胞讓它成長成為人造器官脾。

在這過程中林軒自然是失敗了無數次,在山寨虛擬空間中,林軒其實已經是不止一次地製造出了各種畸形克隆人乃至畸形克隆人胚胎。

因為科研之路註定是一條不停失敗走向成功之路,資訊誘導失敗的結果自然是研發沒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