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爆發了一陣熱議與轟動之聲,人們紛紛被指甲蓋大小的晶片竟然有上萬米導線長度的話語震驚了。

對此,林軒再次緩緩抬手,做出一個噤聲的動作。

看到林軒動作的人們也紛紛閉上了嘴巴,於是林軒緩緩開口說道:

“想必大家也學過電阻的概念,知道其中一個導線越長電阻就會越大的結論。

雖然這些導線實際上不是連在一起,而是分成一段段,但這並不妨礙他實際上相當於一根長導線的事實。

以前你們如果好奇為什麼小小一顆晶片,它的功率能達到65瓦、90瓦乃至120w的超大功率。

那你們現在可以將好奇降低一半了,因為你們只要想一想小小一個指甲蓋大小的晶片中,竟然有著相當於上萬米長的金屬導線。

那就知道這東西的電阻有多麼的大,知道晶片那麼多熱量大部分來自哪裡。”

聽到林軒的話語,現場的人們紛紛點頭。

此時他們已經理解了晶片裡的絕大部分熱量來自哪裡了。

答桉毫無疑問。

晶片的熱量來源除了電晶體執行時散發的熱量外,金屬導線絕對也是個貢獻熱量的大戶!

畢竟根據他們的認知,當電流透過導體時就會發熱,此時只要想一想小小指甲蓋大小的晶片之中竟有著上萬米的長度導線。

那就知道這相當於上萬米長度的導線散發的熱量絕不容忽視!

“我們之前研發出過鈷互聯技術,這鈷互聯技術不是單純的高純鈷,而是一種特殊的鈷合金。

這種鈷合金相對於單晶銅來說有著更好的導熱性以及更低的電阻。

所以我們能用鈷互聯技術造出更多核的晶片,最終能塞下更多的電晶體打敗更先進的製成工藝。

但現在我們的可以將鈷互聯技術以及銅互聯技術掃入歷史堆了,因為我們研發出了碳金屬線互連技術!”

聽到林軒的話語,現場的人們紛紛好奇地看著林軒。

他們剛剛已經知道了這個名叫碳金屬的導線電導率是僅次於超導體的導線,但不知實際效果是如何呢?

雖然剛剛林軒說出了一堆專業術語,說出了碳金屬線本質載子遷移率與最高載流量等等引數。

但人們對於這些專業術語根本聽不懂啊。

人們更想知道在不改變製程工藝的情況下,如使用碳金屬線來連線晶片的電晶體。

那最終能相比以前能塞下多少個核,能塞下有多少個電晶體!

對此,林軒也是沒有故意卡脖子,而是看著人們迷茫的眼神,他直接跳過了許多環節,來到了晶片的簡介圖片。

產品名稱:漢風四代晶片

製成工藝,45奈米制成工藝。

製程技術:碳金屬線互聯3d晶片堆疊技術(5層)……

核心數量:8核

架構:第二代漢風智慧架構

電晶體數量:35億!

漢唐安兔兔cpu跑分120159分, gpu跑分160673分。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