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裡名為“譚相志”的群友聽到李正的發言,他頓時啞口無言。

事實確實如那個名叫“李正”的群友所言,漢唐科技單靠一個核可能打不贏一個核的酷睿處理器。

但一個不行那兩個呢,三個四個乃至更多的呢,這真的打不贏嗎?

“可是散熱怎麼辦?這麼多後核散熱怎麼辦。”

譚相志似乎仍永不放棄,直接指出了他最後的堅持。

這麼多個核放在一起,那散熱能力肯定是個巨大的考驗。

聽到那個名叫“譚相志”群友的話語,此時李正的嘴角微翹,然後緩緩開口說道:

“這不是我們擔心的,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如果漢唐科技的處理器打敗了酷睿處理器,那我們該怎麼做!”

“這……”

名叫“譚相志”的群友頓時啞口無言,隨後陷入了思考。@*~~

在酷睿處理器因為14奈米制程工藝不成熟而無法大規模量產的情況下,他們似乎沒有別的路可走。

畢竟酷睿處理器的產能據說每天也只有兩三萬片,這種情況下,他們這些普通人想要搶到酷睿處理器真的是千難萬難。

畢竟不只是他們需求酷睿處理器,此時全球各個國度的消費者也在需求著酷睿處理器。

這種情況下想要使用到酷睿處理器那不是一時半會兒,不是一個月乃至兩三個月就能解決的。

根據網際網路上流傳的訊息,晶片製程工藝這種東西想要從第一個晶片生產大規模量產落地,那至少也是需要一年的時間!

一年的時間就算打個折票那至少也是半年的時間吧。

也就是他們這些普通大夏人,也許需要到明年中旬才能購買得到酷睿處理器!

而需要到明年才能購買這顯然是個讓無法接受的事實,這種情況下漢唐科技的漢唐處理器似乎有些香起來了。

此時的“譚相志”似乎終於理解了國產CPU處理器的重要性。

“好吧,就是不知道漢唐科技的處理器怎麼樣,如果太差那就抱歉了。”

名叫“譚相志”的群友終於服軟了。

而隨著名叫“譚相志”的群友服軟,外界的漢唐科技也似乎發揮他們的宣傳能力。

在當天晚上,各大報紙、網際網路媒體、電視臺中紛紛出現了漢唐科技即將要舉辦產品釋出會的訊息!

這新聞的宣傳力度,竟然比當初薇軟公司花費大價錢購買的輿論風聲還要大。

大夏這邊不說,漢唐科技是國人的驕傲,此時要釋出漢唐電腦自然是會被國人重點關注。

但此時奇怪的是連海外的市場中,各大報紙也是出現了漢唐科技要舉行產品釋出會的訊息。

可以說這個訊息一出,頓時在大夏範圍內引起了熱烈的討論。

人們紛紛猜測漢唐科技到底花費了多少錢來打廣告,否則怎麼弄出這麼大的聲勢。

當初薇軟公司據說拿出了1億美元用來醞釀推動產品釋出會,最終成功讓全球2億到3億人觀看薇軟公司的產品釋出會。

此時漢唐科技公司搞得聲勢這麼大,隱約間竟比當初薇軟公司釋出indosVista系統的時候還獲得更大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