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訊息一出肯定會震驚大夏,到時林軒肯定會成為全大夏人眼中的驕傲。

記者都是十分聰明的人,也是訊息眼光比較靈敏的人,此時上百的記者都發現林軒一箭三雕的破局辦法真是妙!

顯然這些傢伙並不知道晶片流片一次需要多少錢,如果他們知道要多少錢,那他們估計就會罵林軒敗家了。

目前世界上第二流製程工藝,也就是65奈米制程工藝的晶片流片一次就需要600萬到700萬。

而正常老晶片設計公司如果是設計老架構的晶片,通常需要流片五六次才能成功開發出一個晶片。

而一些剛進入晶片設計行業沒幾年的新公司,通常需要流片十幾次才成功也是很正常。

比如後世大米公司為了研發出澎湃S2晶片,他們整整流片了五次都沒有透過!

就以正常老晶片設計公司設計老架構晶片時的最佳成績,也就是五六次流片出晶片來說,單單流片五次的價格可是高達3500萬!

如果是全新架構的晶片,就算是老晶片設計公司也通常需要十幾次才能成功。

就以12次流片價格來算,那也是8400萬,這是2004年的8400萬!

在後世,大米公司的雷布斯曾經在某次會議上痛心悲呼:“澎湃S2流片5次,燒掉了紅米一年利潤!”

而更恐怖的是澎湃S2晶片採用的是16奈米的工藝,不是主流的14奈米的製程工藝,也不是10奈米或者最先進的7奈米制程工藝!

製程工藝每前進一代,那流片價格就飆升N倍!

林軒如果沒有山寨系統空間可以自己流片無數次,拿出完美級別的晶片最終在現實一次就流片成功。

那林軒想研發晶片來破局,這還真是史上愚蠢的決定!

但顯然這些記者並不知道流片一次的價格是多少,他們還認為晶片設計公司只要單純的設計就行了,進入這個行業的成本還很低呢。

這個時候,一個記者對於林軒能不能研發出手機晶片產生了質疑:

“林軒先生,雖然你的破局辦法十分之妙可以說是一舉三得,但問題是你們真的能研發出這款一個晶片嗎?

剛剛聽您話語的意思,這是由您來帶領晶片設計團隊研發出晶片?

畢竟根據我們獲得的訊息,您是一名高中都沒有畢業的學生,想要研發晶片至少得達到需要博士級別層次吧。

您確定真的能帶領晶片設計團隊研發出這樣一個手機晶片嗎?”

隨著那個記者發出了質疑之聲,瞬間現場所有人都用質疑的眼神看著林軒。

雖然林軒的破局辦法十分之妙,如果晶片研發成功,那林軒肯定是能輕鬆解決眼前的困境。

但問題是研發晶片不是你說想研發就能研發成功的,要是晶片問題真的這麼好解決,那麼目前不會只有一個龍芯能勉強拿得出手了。

所以晶片問題十分之艱難。要是林軒真的能研發出來,那他肯定是能因此名傳大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