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第2個內部問題,也就是新工廠建設那高達1.1億資金的支付壓力問題。

這個問題可沒有員工的心態問題這麼容易解決,不是來一場演講就能解決的。

1.1億資金,林軒必須要在近一個月內支付,也就是7月15號之前支付,否則人家將依照合同拉回所有生產線的裝置!

說實話,這1.1億的支付資金雖然在後世人看來十分之少,比起後世網際網路許多公司的每個季度就能收入幾千上萬億元的撈錢速度來說,這1.1億資金只是灑灑水而已。

但人不能被後世通貨膨脹後的龐大數目給迷暈了眼啊!

這個年代別的不說,就內陸普通工人的收入來說,他們實際月收入還是處於幾百塊水平。

在這其中一大部分工廠或者崗位是不包吃或者只會包中餐等等,如果把吃的住的必要花費也算進去,那最終收入在後世的人看來簡直有些慘不忍睹啊。

林軒手機工廠身處川省榕城這個省會城市,生活水平成本遠遠高於普通市縣,當然收入也高於普通市縣。

就想後世深海市或者海上市的工人們的收入普遍是5000+到8000+,但內陸許多市縣的工資普遍是3000+到4000+一樣。

榕城雖然也是內陸城市,但他卻是內陸中較發達的地區也有著諸多的工業的城市,所以榕城無論是現在還是後世,都只比深海市差一籌而已。

所以林軒的公司剛加入後,以基礎工資加上加班後的工資平均可達1000多,做久了變成熟練工平均可達1400~1600左右。

參考當前時代的差距,林軒工廠裡的熟練工人平均月薪1600左右在這年代屬於相當高的程度,相當於後世普通熟練工人平均月薪7000到9000塊左右。

所以這個年代,1.1億資金不是個小數目,而是一個恐怖的大數目,就以後世統計的通貨膨脹倍率來說。

現在的1.1億相當於後世的6.6億現金,用6.6億現金去建設一個手機組裝製造的工廠,這投入可謂十分之大!

所以面對這恐怖1.1億的恐怖支付壓力,林軒必須在7月15號之前弄到足夠的資金。

否則那些正在安裝的生產線裝置就會被生產裝置商,也就是島國的一家名叫富士裝置的公司拉走。

沒錯,林軒採用是島國的手機生產組裝線,而且還全部都是採購同一個品牌,一個名叫富士裝置的品牌。

富士裝置在後世名聲根本不顯,但他從70年代至今一直是島國三大生產線頂級品牌之一。

其中島國這三大品牌分別是松下、富士、雅馬蛤。

松下與富士裝置主攻中高階市場,雅馬蛤則主攻小型工廠生產線的市場。

當然,其中大夏在近些年也是誕生了一些能生產手機組裝線裝置的工廠了,但這質量嘛……慚愧!

別說頂尖的松下與富士裝置,就連主攻小型裝置市場的雅馬哈都比不了,所以哪怕國產的手機組裝單臺裝置價格只有80多萬乃至最高百多萬。

就貼片機來說,比起富士裝置一臺最便宜的SMT貼片機近300多萬來說,國產裝置雖然只要人家的三分之一,但量產自動化能力以及穩定性比不了人家。

林軒為了後續產品質量的一致性,為了質量不拖產品後腿,最終還是咬牙購買了富士裝置的多種生產線裝置。

而且需要值得一提的是,林軒購買的還不是最便宜那種300多萬一臺的普通SMT貼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