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來召集文武官員商議出兵征討各國、統一東聖之事。

“輔正,將你探得的情況說一下報。”

朱輔正越眾而出,說道,“稟報聖主,臣出使各國,探得實情如下,付虢佔得半壁江山,實力最強,有將士四十萬,又人口三百萬,水軍十萬。大月次之,有將士十萬,又人口五十萬,燕雲、新吳又次之,各有五萬將士,又二十萬人口,小朗國最弱,僅三萬多將士,又十餘萬人口。那南聖國一面臨海,一面與我國接壤,一面與大月、燕雲等國接壤。今五國聯盟,要共禦敵襲、互通商貿、和平共處。”

“諸位可有統一國策?”衛來問道。

花孟龍道,“打蛇打七寸,擒賊先擒王,只要把南聖攻下,其他不足慢!故可直取南聖。付虢、付紫菲、衛新、付雪、時逢春,都是異能之士,聖主、國師和諸位真人可對之。我們兵多將廣,勝算有七成。”

“七成?我看未必!”衛東道,“若先攻打南聖,其他國家必救南聖,唇亡齒寒,他們不可能坐以待斃,到時我們面對的是60多萬敵人!我國也不過六十萬將士,最多兩敗俱傷,無勝算!”

“以我之見,應先以閃電之勢,滅小朗國、新吳國、燕雲國,剪其羽翼,盡收其人口物資及軍力,待付虢派兵救援,已是不及。力量對比的天平,才能傾向我國,此時再滅大月,對決南聖,則勝負可定!”

“從石頭城可順江而下,抵達映陽湖,擊其水軍,攻入南京!”朱輔正道。

“叔父所言極是,兵貴神速!只要迅速剪其餘翼,即可搶佔先機!”

“但龐前劍、熊寄才被滅後,已納入南聖版圖,要以閃電戰攻入小朗國,必先經過南聖的土地,如此,便給了南聖出兵的藉口,恐怕閃電戰變成了提前決戰!”衛來又提出難題。

“這有何難!以小量兵力牽制,大部隊直取諸國,勝了後再回援,即可連成一片!最差大不了在滅大月國前,提前與南聖國決戰,而我們力量對比已經佔優勢了!”衛東回道。

“此計有風險!還有更優策略嗎?”衛來又問道。

眾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朱輔正道,“結盟,無非利益使然。聖主與那愛比蓋國王曾結為兄弟,我們也有恩於他們,完全可以也與他們結盟,許諾承認其在東聖立國的合法性,保全他們的國家,並邀他們一起攻打南聖,待滅了南聖,與他們瓜分。他們必定應允,那時再分少些給他們,他們必然不滿,如此便可找藉口滅了諸國。”

“不錯!此計也甚妙,就算有個別國家不與我結盟,但也分化了他們的結盟!”衛來點頭道。

“輔正、汝舍,你二人即出使各國,與他們結盟,承諾承認他們合法立國,一起攻打南聖國並瓜分之,如若不同意,就與南聖國一起滅掉!勸他們識時務。至於南聖,輔正,還請你回頭再出使南聖國,假意與他結盟,邀他吞併瓜分其他各國,如若他同意,待他出兵小國時,我們以保護小國利益為名,出正義之師,與之決戰。千機子、丘陽子、玉真子,還請派道友盯住各小國,並護送朱、黃二人出使各小國,若有密探或走漏風聲給南聖的,請出手格殺,絕不能走漏半點訊息。”

眾人領命而去。他們哪裡知道,風搖搖早已在殿中隱伏,探知一切,軍情緊急,它連忙往南京趕去。

衛來調兵遣將,陣兵邊境,運送糧草,只待一聲令下,便閃電南下!

到了後宮,貝拉、瑟雅詢問刺殺朱輔正等三人時機。衛來道,“衛東、衛聖暫可放過,待朱輔正出使南聖,若付虢不肯結盟,不出兵小國,則將朱輔正刺殺於南聖,給我出兵藉口!”

千機子、丘陽子等御劍飛行,不幾日,便帶著朱輔正、黃汝舍連夜飛過南聖國土,進入小朗國,小朗國被入侵時,衛來沒有派兵救援,已與南聖國結成緊密聯盟,加之人口少、兵力弱,他們根本看不上眼,便越過小朗國,進入大月國境後,分頭飛行,朱輔正往大大月國都城,黃汝舍往臨近的新吳國。

朱輔正一行到達大月國都城外,便落到地面,步行到城門口,遞上通關牒文,請守衛通報愛比蓋國王。

愛比蓋國王聽說朱輔正一行人到了,大驚,“怎麼未見邊關報告,他們便到了都城?”

“估計是御劍飛行而來!”王子爰爾斯推測道。

“豈有此理!”愛比蓋心中不快,但朱輔正時大月國有恩,他也不好怠慢,讓愛爾斯前去迎接。

不一會,朱輔正坐著馬車,隨著愛爾斯王子到了殿前。

愛爾斯王子讓守衛通報,半晌,愛比蓋國王笑著走出殿來,“哎呀!怪不得一早起來聞得喜鵲叫呢!原來是貴客要臨門。輔正兄,諸位道友,孤有失遠迎,見諒!見諒!來,請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