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首戰望鄉(第1/2頁)
章節報錯
軍營內,眾軍士正圍著篝火,比武取樂。
只見一壯漢脫得赤條條的,只圍根布條,護住襠部,也不懼嚴寒,拿雪擦身,大呼痛快。
他向圍坐一邊看熱鬧計程車兵們招招手,“來三個,比劃比劃!”三個壯漢毫不猶豫站起身來,他們朝地上吐的吐口水,朝光身壯漢豎的豎中指,顯是不服。
三人將光身壯漢圍定,互相使了使眼色,突然從三個方向夾攻。
壯漢哈哈一笑,叫聲“來得正好!”側身從絡腮鬍壯漢身邊讓過,順手將他腰部摟住,稍一用力就扔了出去。借勢轉身一腳踢向另一白臉壯漢,那壯漢躲閃不及,正中腦門,“唉呀”一聲仰面倒地,圍觀計程車兵們鬨堂大笑。
壯漢甚為得意,紅臉壯漢趁機將他攔腰抱住,發力欲將他拋翻,倒地的白臉壯漢也翻身將他腿腳牢牢抱住,配合用力。只見光身壯漢雙手將絡腮鬍壯漢雙手抓住,只一沉腰,便將他震開,又一抬腳,將白臉壯漢甩將出去。眾士兵又是鬨堂大笑。
衛徵領著蘭鬱盛、衛來正好經過,在一邊看罷,喝聲彩。壯漢見是聖主,連忙跪地抱拳道,“聖主見笑了!在下見過聖後孃娘、帝子。”
“起來說話,敢問壯士姓甚名誰?”
“勞煩問詢,在下劉大力。”
“好個劉大力,力大如牛呀!從今天起,做孤的貼身待衛吧!”
“謝聖主!”
壯漢連忙穿戴整齊,隨衛徵一行四處巡視。行至白虎關上,見衛兵三三兩兩圍坐,喝酒取暖,衛徵笑呵呵走上前去,要了酒壺,仰頭喝了一大口,直辣得哈哈不已,蘭鬱盛忍俊不禁,眾士兵也大笑不止。
衛徵贊聲,“英雄配烈酒。”將酒遞還,拍了拍他們的肩膀,“別喝醉了,注意警戒。”眾士兵躬身應諾。
次日,衛徵集結眾軍,登上點兵臺,望著臺下烈烈旌旗、森森槍戟,他深吸一口氣,大聲喊道,“衛繆無道,為一己之私慾,陰結閹黨,構陷忠良,弒君戕父,滅絕人倫,對百姓更是橫徵暴斂,刮地三尺,以致餓殍遍野、天怒人怨,當此東聖百姓生死存亡之秋,衛繆不思悔改,仍舊日夜宣淫,穢亂宮廷,這樣的奸賊,凡我東聖熱血男兒,哪個能夠坐視不理?剷除奸佞,拯救萬民於水火的擔子,今天,就落在我們肩上了!孤今日在此與眾位將士歃血為誓:不殺衛繆,誓不罷休!鏟奸除惡,定國安邦!”
眾軍熱血沸騰,高舉手中兵器,奮力齊呼,“不殺衛繆,誓不罷休!鏟奸除惡,定國安邦!”
衛徵撥出短劍,咬在嘴裡,挽起衣袖,右手取劍,在手腕上劃出一道血口,任那鮮血滴入早已備好的酒碗裡。此時早有人將酒一一端與臺下將士,他們也紛紛效法,滴血於酒。
衛徵端起酒來,大聲說道,“眾將士,為了東聖江山,為了天下蒼生,幹!”說罷,他仰頭一飲而盡,甩手“啪”的一聲,將酒碗摔得粉碎。
“為了東聖江山,為了天下蒼生,幹!”眾將士群情激憤、血脈僨張,紛紛將酒一飲而盡後,將碗擲碎於地,一時間瓷片橫飛、殺氣升騰。
衛徵走下點兵臺,飛身上馬,提韁領頭,眾將士緊隨其後,浩浩蕩蕩出了白虎關,直奔望鄉關而去。
望鄉關處望故鄉,縱是英雄亦斷腸。
春風不渡雁不至,對影成雙淚成行。
戰士戍邊關,望鄉關是到白虎關的最後一關,行到此處,都會登高回望故鄉,由此得名。這望鄉關建於峽谷之上,高達數丈的城門緊鎖進關之道,上關之路十分險峻隱蔽,要想從關外攻克實比登天還難。
行至離望鄉關還有兩裡多路,衛徵傳令隊伍在連綿起伏的土丘後好生隱蔽,如此這般吩咐畢,直待到天色漸晚,便選能以一當十的精兵五十餘人,與劉大力、吳迪一起扮作隨從,各帶刀刃,與夫人蘭鬱盛、兒子衛來一道,向望鄉關奔去,一路上,蘭鬱盛雖知衛徵胸有成竹、萬事妥當,仍不免擔憂,小心囑咐劉大力、吳迪等人好生保護衛來。
行至城下,劉大力向前喊話,“城上的兄弟聽著,邊關大帥衛徵,回京探親,請開城門放行!”
守衛即報望鄉關大將丁悟道,那丁悟道乃衛繆得力親信,聽說衛徵只帶了數十人在關下叫門,夫人和兒子也一路同行,心中暗喜,不想功勞讓別人佔了去,便叫來心腹曾明平,如此這般安排下去,然後帶著貼身待衛親往城門口迎接,見到衛徵,納頭便拜,“帝子大駕光臨,末將迎接來遲!現天色已晚,還請給機會讓末將聊盡地主之誼,請移步上關小憩。”
衛徵假意推辭再三,丁悟道哪肯放過,百般請求,衛徵便做個順水人情應允下來。進了城門,衛徵命吳迪率五人留下待命。
丁悟道在前引路,一行人走到一排排大木籠面前,只見那木籠被從城上垂下的碗口粗的繩子綁住,原來這些木籠便是上關的唯一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