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劉是一個對自己作品極度看重的人。

恰巧,周辰也是這樣的人。

旁人對他如何唾棄他都不會多看一眼,但是如果強詞奪理非說他的作品有什麼子虛烏有的問題。

那麼周辰是絕對忍受不了的。

有己推人,大劉就算是非常欣賞,信任自己的導演能力。

可畢竟先前與周辰並不相熟。

就這麼一句話就把自己的作品交給周辰周辰是不會相信的。

所以大劉的這句話不是在說。

“周辰,不知道你想拍哪一部作品。”

“看上了直接去拍攝就好了。”

而是在說。

“周辰,不知道你想拍哪一部作品。”

“說出個四五六來,要不然你想都別想。”

甚至這句話都是藏著掖著的,就是為了測試周辰。

如果周辰不能把握到他的真實意圖。

就說明周辰要麼是傲慢自大,要麼是和他一點默契都沒有。

那麼他絕對是理都不會理周辰一下。

至於版權那更是想都別想。

在感嘆文化人真是麻煩之餘,周辰也是沉思了片刻,然後緩緩給出了答案。

“《山》。”

大劉眼中微微一亮。

這個答案就算是透過了他的第一項考驗了。

他原本還以為周辰會一開口就是他的經典作品《三體》。

如果是那樣的話,周辰可能就完全沒辦法說服他了。

想把《三體》拍成電影的人一直都有。

只不過他們一直都沒能實現。

一方面是因為他個人對於改編不太感冒。

另一方面就是因為《三體》根本就不適合拍成電影。

就以《流浪地球》為例,這已經是一部短篇作品了。

可拍成電影之後卻是隻足夠描述一半的劇情。

甚至很多細節描寫都是缺斤少兩的。

更何況是《三體》這樣數百萬字的長篇作品?

就算能拍出來,怎麼也要把劇情砍成碎末。

當聽到周辰後續的講述,大劉更是拍板決定將版權交給周辰。

“《山》代表的是一種攀登精神。”

“而現在的華夏電影界雖然已近崛起,但是依然處於落後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