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頓時讓兩人微微一驚,不過還是回答了周辰的問題。

“大概每年都有十部左右的電影吧。”

周辰點點頭,這個數字和他預想的差不多,和其他的國際電影節上的華夏電影數量也差不多。

然後周辰繼續問道。

“那每年華夏提交申請的電影有多少。”

兩人似乎隱隱猜到了周辰的目的,開始止不住的嚥唾沫。

不過對於周辰的回答還是給予了真實的答案。

“數量應該有好幾千部吧,具體的我也不是很清楚。”

周辰臉色頓時就是一凝,這個數字比他想象中的更高。

這些送到國外去參加的電影都是因為不夠好所以才沒能在電影節出現的嗎?

不見得吧,華夏人一直都是極度重視體面的。

那些拍得差的電影是絕對不可能拿到國外去丟人的。

換句話說,華夏在電影節上的電影如此之少完全是因為主辦方在刻意的針對華夏電影。

而實際上,也不止柏林國際電影節一家這麼搞,幾乎所有的國際電影節都會針對華夏。

就像之前周辰辯證過,在今天,電影不在是單純的娛樂物品。

更是一種文化武器,一種傳播思想,進行文化入侵的武器。

也正是這個原因,世界各國才會有國產電影保護月這個東西。

只不過出現的時間不一樣罷了。

而各國為了防止華夏的電影進入本國,則是選擇了一種更加簡單粗暴的方式。

直接在電影節的華夏電影數量上加以限制。

可以說是絕戶計了。

但是這個計策也就到此為止了。

“今年,我希望柏林國際電影節的華夏電影能有五十部以上,可以做到嗎?”

兩人聞言對視一眼,均是苦笑。

“這個事情我們需要和上面的人交流一下。”

“六十部!”

兩人臉色齊刷刷的一變,五十部還是能頂得住壓力的,但是這一下多了十部就很難辦了。

不過周辰可不在乎這些,兩人既然沒有說這個數字多那就說明還有漲價的空間。

不把這個空間給榨乾周辰都覺得對不起《我不是藥神》。

“周先生,請你不要為難我們。”

“七十部!”

“這個事情我們真的做不了主。”

“一百……”

周辰還沒說完,兩人趕緊打斷了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