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韓臨顯然因為那天呂奇安的死變得忙碌了起來,傅時瑾常常好幾天都見不到他一面,晚上帶她練武的人,也由韓臨變成了何在。

韓臨偶爾來看她一眼,整個人都是十分疲憊的模樣,傅時瑾也不好拉著他問他公事上的事情,只想讓他能好好休息,放鬆一下精神。

因此,這幾天,韓臨來看她時,兩人的相處模式往往是,韓臨坐在一旁看著傅時瑾做木雕,兩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些家常,度過一段安靜卻溫馨的時光。

若忽略掉外頭的風起雲湧,傅時瑾還蠻喜歡和韓臨這樣的相處方式的。

便是她沒有特意問韓臨朝堂上的事,她透過民間的傳聞和徐卿偶爾跟她透露的一兩句,也多少是知道一些的。

兵部尚書呂奇安的死讓聖上大為震怒,特別是知曉,兇犯是受了別人的指使去謀害呂尚書時,更是氣得直接在早朝時便點明大理寺,讓鍾世仁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兇犯交代一切,看看到底是誰嫌命長,竟敢把主意打到了朝堂的肱股之臣上!

而那一沓印著詭異的扇子圖案的紙也呈遞給了聖上,朝堂上一時有些人心惶惶,總覺得那扇子圖案是什麼不祥之兆,只怕內裡埋藏著某個足以顛覆江山社稷的秘密。

透過這段時間,傅時瑾多少也瞭解了,瀛桑國女幹細這件事,知道的人顯然不多,因此外頭的人雖然因為那扇子圖案有些惶然,但傅時瑾至今沒聽到有人把那扇子圖案和瀛桑國聯絡起來。

傅時瑾也不知曉,如今朝堂上有多少人知道這件事,韓臨定然是知道的,但他向來不會主動與傅時瑾說這些事。

呂尚書那個案子後,韓臨只在呂從安突然暴斃那一天,主動和她提了一下呂尚書那件事的後續。

沒錯,呂從安終究還是死了,在他被抓進了大理寺的第三天,突然中毒而亡。

最後查出,他應該是自殺的,但他的毒藥從哪裡來的,為什麼在被抓第三天才自殺,則至今無解,傅時瑾也知曉,這多半是找不到答案的。

也幸好,在呂從安自殺前,他已是承認了,那沓印著扇子圖案的紙是他受人指使放在船艙裡的,只是,他卻死活不願意鬆口,說出指使他的人是誰。

但有了他那一句話,聖上便是再盛怒,也不會因為呂奇安是太子提拔上來的人,把這件事遷怒到太子身上了。

但也因為最後都查不出指使呂從安做下這一切的人是誰,讓朝堂上的氣氛更加惶惶了,許多經驗老道的臣子便是還不知曉瀛桑國女幹細的存在,也敏銳地察覺到——某個巨大的、恐怖的陰謀正在逐漸逼近大慶,而他們,顯然無能為力。

而這一切,最底層的老百姓顯然是感覺不到的,特別是生活在上京衣食無憂的老百姓。

因此,傅時瑾便是有些心疼韓臨的忙碌和疲憊,只是也不知道怎麼替他分憂,也只能在他每次過來時,靜靜地陪在他身邊,讓他得一息清靜了。

更別說她自己也挺忙的,除了要培養那幾個新收的徒弟,還要抓緊製作元詔定做的木雕,因此便是她有心瞭解一下某男人最近在忙碌的事情,也頗有些有心無力。

皇長孫生辰宴後,大燕的使臣定下了再在上京待一個月,便離開大慶返回大燕。

因為元詔這次定做的木雕是要送給大燕皇后娘娘的,傅時瑾用了十二分的精力去做,完全不敢有一絲懈怠,花在那上面的時間,比她先前做的每一個木雕都多!

最後,終於趕在大燕的使臣離開上京的前五天做完了,做完後,她也不敢耽誤,立刻請韓思雅帶她進宮面見皇后娘娘。

皇后見到傅時瑾做好的木雕時,不禁怔了怔。

卻見那是一面十分精緻華美的梳妝鏡,鏡子上除了精美的

花紋外,還鑲嵌著一顆顆圓潤而小巧的珍珠,精緻之餘,更多了一絲低調的華麗。

最妙的卻還是上面雕刻的圖案,卻見鏡子上,趴伏著一隻尾長於身、五彩畢具、大若虎的異獸,明明是一隻野獸,但卻被雕刻得分外可愛憨厚,大腦袋枕在兩隻肉乎乎的爪子上,微微睜著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彷彿在享受一個舒適的午後一般。

因此,這隻猛獸不但沒給人絲毫壓迫感,還讓人有種忍不住摸摸它的大腦袋的慾望。

皇后看了一會兒,緩緩道:「這是……騶虞?」

傅時瑾低了低頭道:「皇后娘娘英明,民女雕刻的正是騶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