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一剎那,片場靜得可怕,彷彿掉一顆針,都能聽見。

麥奕傑正在和男二對戲,從一開始的爆發,再到表面看似平靜,實則內心翻湧,一連串的教科書式表演,讓現場人員屏住呼吸。直到安導一聲“卡”,大家才放鬆情緒,急忙送上掌聲。

他迅速跑到安導那裡看回放,並請教一些問題。安導認真地給他講解完後,對他說:“收工後,一起吃火鍋吧!”

曾信聽到這句話,興奮地說道:“哥,恭喜你。聽說能讓安導約飯,就是代表他的認可。”

來到火鍋店,麥奕傑和安導在臨街位置坐下,看著來來往往地行人,喝著小酒,燙著肉菜,談點人生。

“感謝安導的邀請。”他舉杯相敬,“這不是一頓簡單的晚飯。”

“哪有傳聞那麼誇張,我只是一向工作和生活分得很開,不是覺得投契的人,也不想有過多牽扯。”

他再次舉杯,“這樣更值得慶賀,能讓安導有投契的感覺。”

“最初因為《逆風》定下你,只是覺得及格。畢竟,選了一圈下來,連個及格的都沒有。拍戲以來,你也很好地完成表演,但是沒有驚喜。”

安導喝了杯酒接著說道:“我感覺得到,你很努力,是個有想法的演員,只是演戲不是努力就能做好,還需要磨練、需要開竅。”

他贊成安導的說法,“多年來,我的確沒有在自己的表演中,感受到那種揮灑自如、行雲流水。”

“好在已經開竅。我很慶幸你年前請假,如果這些戲放在那時去演,你真的不會完成得像現在這樣好。尤其是,你的內心戲越來越有層次,站在那裡就是一齣戲。”

“謝謝安導誇獎。”

麥奕傑訴說著自己的改變:我很早就出道,可是面對人群,依然會緊張。也許有人會說,你是陰星,敢於站在臺上唱歌、在一堆人前演戲,怎麼還會害怕?

雖然我沉浸在一首歌、一個角色時,能夠找到一些自信。但是,很多時候我都不夠自信,他們憑什麼喜歡我?會不會一覺醒來,他們都不再喜歡我!

真的,我經常自我否定,只喜歡一個人待著。後來,遇見她,我才慢慢敞開心扉,體會到人群中的快樂。可我還是不太自信,連喜歡她都不敢表白,總覺得還要再等等。

直到她發生一些事情,我才發現要是我勇敢一點,或許我們早在一起,那些事也可以避免。所以,我一定要鼓起勇氣去到她身邊,陪著她、愛著她。

其實,在陪她找回自己的過程中,我也找到信心。你看你多麼厲害,有一個女孩,從17歲就喜歡你,是你給她一道光,成就她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

安導笑著說:“這是個美好的故事,她追逐著你,你追逐著她,因為愛、因為勇氣,你們在彼此的成長中,終於找到一致步調。”

“認識她,是我此生的福氣。”他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自己接連喝了幾杯。

“好的愛情,能帶給人意想不到的變化。”安導又說到演戲上,“正是這種篤定,豐富著你的表演,激發出更多可能。在磨練中,你找到自己的突破點,恭喜!”

後生可畏。安導在麥奕傑的身上看到希望,相信電影史上必有他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