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為爐 幸與爾同煎熬 第六章 長佑話風雪(第1/3頁)
章節報錯
卓尼因為遊弋部的進駐安然度過了一整個秋季,百姓囤糧釀酒,趁著秋末牛羊長上了最後一層膘,在秋風肅殺中宰殺牛羊,晾成肉乾用來冬季犒勞自己的五臟廟。
入冬後,對於卓尼的百姓來說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可是對於遊牧的羌人來說就是一年中最難熬的時節。
涼州可不是陰雨綿綿的江南,這裡北風呼嘯在無垠大漠肆虐,千里黃沙萬里雪。
只要下起了一場雪,其後就是大波大波的雪天,雪花大如席就是涼州大雪的寫照。
如此大雪下個三四場後,積雪沒膝,草原人煙稀少,積雪難消,馬蹄打滑站不住,羌人以遊牧為主,雪覆草原,牛羊連冬初被迅速凍上的秋草也吃不上。
吃不上草,牛羊過冬就成了大問題,羌人自然而然的就盯準了城池。
各個邊境小城這時也到了最緊張的時刻,他們跟羌人打了這麼多年的交道,知道這個時候羌人要開始進攻了。
就連卓尼有了遊弋部的進駐也不敢有絲毫懈怠,百姓自發的進行戰事儲備,生怕羌人打過來一年的收成毀於一旦。
遊弋部士卒相對就比較輕鬆了,他們跟最精銳、最兇悍的羌人鐵騎都打過交道,自然也就對這些搶糧的羌人部落看不上眼了,馬將軍也不過就是傳令全軍加強戒備就再沒下文了,甚至都沒加一兩個暗樁夜哨。
一場風雨後的武威,長佑館。
此時人聲鼎沸,這個以長佑為名的酒館到了一年中最忙的時刻。
這個小館子一年有三季都在賣涼州自釀酒,平淡無奇,唯獨入了冬,酒還照賣,可它就不是主角了。
落雪之後,不管是武威還是周邊城鎮就有人備馬架車趕到長佑酒館,這些人可不是為了喝那稀鬆平奇的自釀酒,而是為了討一口美味吃食。
這吃食就是狗肉,只是不知酒家店家聽誰提了句“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本來肚子裡就沒啥墨水的店老闆非要附庸風雅,起個神仙肉的名號。
正因這個名號引得鄉野村夫們一探究竟,紛紛稱絕。
原來高門大姓嗤之以鼻,覺得不過就是鄉野村夫一年難得幾次去酒館才點的一道菜,後來見吃過的人讚不絕口,引得一位武威公子哥把持不住品嚐了一份,驚歎連連,還為此賦詩一首,不過詩寫的毫無文采並未盛行。
託這公子哥一來二去的和好友吃這肉,頓時使長佑館名噪一時,再後來就成了這副光景,落雪後,只要排的上名號的高門大姓紛紛趕往長佑酒館一嘗美味。
鄉野村夫也就望之興嘆,沒有這口福嘍。
這道神仙肉與別家相比奇就奇在酒館主人的配料上,聽說這是家傳秘方。
這家酒館主人名叫劉長佑,今年六十一了,可人看著依舊精幹,傳聞劉長佑少年時出生獵戶家,後來入伍做了一名武威士卒。
守了二十年城門後退了下來,依靠著多年積蓄開起來這家長佑酒館,賣些吃食,因為價錢公道也有些回頭客,再加上軍伍出身,一些士卒也願意和他談天說地,生意也就說的過去。
再過了幾年,四十多的劉長佑鬧了個神仙肉的笑話卻沒想到使得自家生意火爆,不出兩年就購置了自己的小院,自己的一對龍鳳胎就出生在新宅院中。
有了這份家業的劉長佑很滿足,日子過的有滋有味。
再一個二十年後自家兒女長大成人了,宅子也擴大了不知多少了,可小酒館卻一點沒變,原來有多大現在還是多大,桌椅經過幾十年磨的油光發亮,桌角都被磨圓潤了。
自家兒子就多次向他抱怨該擴大店面了,給它換個地方蓋幾層樓,每天還不得收銀子收到手軟。老人每次聽兒子抱怨脖子一梗就是一句:“想當家你也得等我死了再說!”
噎的兒子直翻白眼卻無可奈何。
老人上了年紀幹活是不行了,眼睛花了,耳朵也背了,好在早就將家傳秘方教給了兒女,酒館由自家兒女操持,他也看著高興,他現在最大的樂趣就是在店裡擦擦桌子,有人過來誇他,他就樂呵呵的笑說一句吃好喝好就十分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