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人離去的背影,李二微微一笑。

其實就像自己今天說的這個事情,自己的這一眾心腹大臣之中,在之前也有很多大將,在一開始的時候,斗大的字不認識。

就比如說他尉遲恭,當年就是個鐵匠,一個打鐵的,認識字又有何用?

但是這人卻又天生神力,本事大的很。

當時在太原打鐵,那偽太子和齊王在太原徵兵,一個這樣的將士被徵集入伍。

反倒是最後,成為了一個普通的小兵,再到後來他離開軍營,一路南下,又投入到了其他人了賬下。

直到最後他們的那方勢力被自己給剿滅,而他尉遲恭也被自己給抓住。

再到後來他效忠了自己,成為自己手下的一員大將。

在跟著自己的時候,東征西戰,立下了赫赫的功勞。

當然了,這些都是後話,但是他尉遲恭,當時就是一個打字不識的武將。

如今經過自己的悉心的培養,不說兵法倒背如流。

但是對於兵法中的那些,領兵作戰,各種計策,謀略,綽綽有餘。

他尉遲恭就是那種沒有任何背景,死死的效忠自己的那人。

而如今,他這個武舉出來的獵戶,也是屬於那種完全沒有任何背景。

但是對於他李二來說,像這種完全沒有任何背景的,自己可以給予他們一切。

把他們培養成才,這樣的人,定然不效忠自己,又會效忠於何人?

今日這獵戶,看著年齡也不過20多歲,只要他好好做事兒,培養,將來的成就也定然10分的高。

試問這天下所有人,自己給了他這份榮耀,如何不誓死效忠自己呢?

想到這些,李二的心中微微一笑。

自己透過這樣的佈局方式,把那些越來越多的,他們空有一身本事,沒有卻沒有任何的家庭背景安排到隊伍裡。

等到軍隊中,什麼時候他們這些人多了,能夠足以影響整個軍隊的時候。

這樣一來,整個軍隊也就等於是徹底的掌控在在了自己的手上。

而不至於遇到了什麼事情之時,自己還在那擔憂會出現其他的事情。

等到這科舉和武舉進行個多年之後,屆時無論是朝堂還是軍隊,有大半的人都只是效忠自己。在問這天下,還有誰能與自己搞事情?

而那群氏族子弟,對於他來說,還不都是隨手拿捏?

聞言,又忍不住嘀咕了一通,話說自己這賢弟這些想法可真是牛掰。

對了,最近一直忙著武舉的事情,好長時間沒有去賢弟那裡了,也不知道賢弟那邊忙的怎麼樣?

是得找個時間,再去趟他趙家莊,與自己的賢弟好好的閒聊幾句。

或者說是去那聊聊天,嘮嘮嗑,喝喝小酒也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