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朝堂要舉辦武舉(第1/3頁)
章節報錯
就在他李承乾,來到蘇皖的家裡,在這吃喝玩樂的的時候。
皇宮,太極殿內,李二叫來一眾心腹大臣,開始進行了商討。
上一次科舉舉辦完了之後,自己也打算把武舉也直接進行。
只是後來因為一部分的原因,讓自己不得不把這武舉,推了明年。
主要是最近一段時間,他李二感覺自己沒事可做,事情比較閒。
這人一休閒了起來,就想著要做點事情。
想著想著,就想著把武舉也安排上來,為我大唐再多多的選取人才。
本來這原定計劃是想著明年安排人手進行操作.
但是如今這吐蕃人來到大唐,也讓李二不得不把這個計劃給提前先安排一下。
記得這樣一來,提前在大唐這邊選好將士。
透過武舉的方式,給他們安排上去。
如此,讓我大唐又有了更多的將帥之才。
這北方的突厥人,雖說已經鎮壓,但是大唐也不能掉以輕心。
除此之外,那遼東的高句麗,對於大唐來說還沒有解決完。
如今又來了個吐蕃人,大唐這邊關於人才將帥調集這方面,也要要提前做好準備,以應對不時之需。
“陛下,這武舉一事,我等雙手贊同。”
“是呀陛下,這武舉一事若是成功,定然能夠為我大唐提供更多的人才。”
這經過越來越多的戰鬥,大傢伙也明白了一個道理。
其實吧,在行軍打仗的時候,個人的戰鬥力是一方面。
謀略也是一方面,當然了若是有勇有謀的將士更是可以。
其實他們也明白,文武雙全的將士也有,只是目前來說,還沒有被髮掘出來罷了!
“諸位,正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
之前透過科舉,朕在整個大唐,選拔出來了很多人才。
同時呢,在選拔人才的過程中,也確實遇到了很多事情。
比如說有很多人才確實是一塊玉,但是這塊玉,目前還並沒有打磨出來。
以至於讓這些人才,全部落榜。
所以自己本著要把這些學子全部培養成人才的想法,在藍田縣建立了書院,由自己親自出資,讓他們學習。
三年之內成功, 鯉魚躍龍門,成為朝堂的一員。
若是失敗,就哪裡涼快去上哪裡待著去吧。
老話說的好,有再一,再二,也有在三,三次機會若是都拿捏不住的話,倒是沒那個必要在給第四次機會了。
“只是陛下,這科舉我們倒是知道這麼舉行的,那咱們這武舉一事,該如何進行?”
諸位關於此次武舉的流程一事,朕自有定奪。
其實這個武舉倒是不像科舉那樣,得需要安排各式各樣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