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唐人同意?拒絕?(第1/4頁)
章節報錯
隋朝的和親就是屈辱,簡單來說,你的實力不如人家強,人家想要打你,輕輕鬆鬆。
到了最後,只得二選一,要麼被人吊打,死路一條,要麼就是屈服答應人家。
當然了,這和親也是主動和親與被動和親的不同。
國家與國家之間,主動和親是基於兩者平等的情況下。
反之這被動和親給人的感覺,為了達到雙方和平的利益,或者屈服,所以採取的這種和親方式。
這明面上給人的感覺十分不爽。
就像之前,他突厥人與中原所採取的那是被動的和親,介於是敵人強大,而自己弱小,這種前提之下,這樣的和親方式,讓人感覺十分的屈辱,不和親人家就會打你。
你想與人家打,最後還打不過人家。
只能把皇室的女子嫁給異族,來謀求和平。
當然了,對於他李二來說,皇家子女也確實可以當做聯姻的一個工具。
就比如這朝堂中的這些王孫大臣,自己的一眾心腹,他們家中的子嗣,自己都安排了一人要與自己的皇室公主與之進行聯姻。
這樣的方式,其一為了拉攏住這些大臣的心,同時要他們生生世世效忠大唐。
為了朝堂,為了自己皇家的利益,這樣的聯姻對於他李二來說,自己是非常的贊同。
就比如他把自己的女兒李玥,安排到趙家莊一個道理。
即使自己這當父親的,也希望自己的這個女兒能夠找個夫婿。
同時自己內心也何嘗不是透過自己的女兒,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思考完,低下頭看著面前的祿東贊。
但凡他們吐蕃的實力強大,能與我大唐平打平,若是在放低姿態來到我大唐,以請求的方式,希望能和親,子侄禮,永遠臣服大唐。
這樣一來,李二沒準一高興,就會同意了。
但是這吐蕃人,初次來我大唐,上來就與我大唐進行了文鬥和武鬥。
到了最後,都不是我大唐的對手,若是隻是聽信了他的一面之詞,就想讓我大唐的公主下嫁,這種事情李二不能忍。
“諸位愛卿,這個事情你們怎麼看?”
我的乖乖,這吐蕃人要過來和親,這若是讓吐蕃人和親成功了,和親之後,至少西南邊境20年到30年沒有戰亂了。
這20到30年的時間,足以讓大唐休養生息,實力變得更加強悍。
這和親若是成功,沒有戰亂,沒有人搞事情,要皇帝老兒的目光全部死死的盯著天下,已逝,對於他們氏族子弟來所圖,百害而無一利。
不就意味著,他們所做的那些事情,都前功盡棄了嗎?
一時間,那氏族子弟相互看了一眼,紛紛的跳了出來,開始進行勸阻。
“啟奏陛下,微臣覺得,此事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呀。
這吐蕃人來我大唐,名義上是要與我大唐和平相處。
但是他們做的每一件事情,無不是對我大唐最大的挑釁。
他們想要文鬥,與我大唐進行比試,一看文鬥不是我們的對手,又想進行武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