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當今聖上的一聲令下,吏部尚書走了出來,緩緩的在衣服裡掏出了文書。

這份文書便是對他們所有人的封賞,在榜單開啟,就已經由陛下安排人,開始處理。

他們這一行人安排完畢,陛下確認,直到今日宣讀出來。

吏部尚書喊到了名字,那人走上前,站在中間行了個禮。

把他的封賞官職說了出來,那人再次行了個禮。

對於此次官位的事宜,李二並不會因為氏族子弟佔據榜單,封賞就變低。

該有的重賞,還是要賞賜的。

聽到陛下的賞賜,一眾氏族子弟露出了笑容。

至少一點,這官位都是實打實的,那氏族子弟一個一個的也是人情。

如此的精明,聽到這封的官職都是實打實的,甚至說這樣的官職,比透過舉薦制獲得的官職還要高。

由此可見,陛下並沒有因為他們這些人的身份,家庭背景,期間使用小手段。

而被封上的眾人再次行禮謝恩。

他們也沒有想到,此次封賞,竟然如此得勁。

反觀李二,見到眾人這副模樣,心中也是露出了笑容。

自己當時就跟所有人都說過,關於此次的科舉制一事,凡是考試透過的,將會獲得賞賜。

這一次,就是自己對當時許下的承諾進行的兌換。

同時也是在告訴所有人,舉薦制度終將要被廢除。

我大唐的科舉制,要在今日正式實施。

之所以一開始眾人10分不贊同實行科舉,歸根結底的原因,那就是科舉制度,會讓很多沒有才華的人失去這個機會。

但是透過科舉制的,讓這些有才華的人,卻是得到了更高層次的榮耀。

屆時他們這群人,也會成為科舉制堅定的擁護者。

哪怕他們是貴族階級。

隨著朝堂這邊封賞的繼續進行,一個一個今年高中的子弟,紛紛上前行禮謝恩。

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其實就像李二所想的那般,哪怕你們是貴族子弟,在真正的利益面前。

獲得利益者,永遠都是最支援的,除非利益影響的太大。

眾人見到這種情況,那朝堂的氏族子弟,心中無奈的嘆了口氣。

恐怕經此一事之後,今天發生的事情,整個長安城內外都會得知。

這長安城內外得到訊息,屆時天下百姓又何嘗不知道呢?

想起了這些,這天下之人將會更加支援科舉制。

這科舉制度,被皇帝老兒這麼一搞,可能真的要成功了,舉薦制度可能要成為歷史了。

“謝陛下。”

又有一人被封賞,行禮謝恩,感謝朝堂,感謝陛下。

相對於這些世族子弟,李二能夠看得出來,那些平民子弟被封賞了之後,那份激動之情。

而那一日在長安城外,怒斥朝堂的那人,透過二卷考試,也獲得了一個不錯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