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那孔夫子說的這句話,這一次李二是徹底怒了。

若是之前他說的那些,所針對的事情也不過是天下的災民。

李二是一個仁慈的君主,不會因為有人說百姓這個事情而暴躁。

但是這一次,這匹夫,千不該萬不該,不該認為自己什麼東西都明白。

竟然以自己的想法,議論朝堂用兵之事。

“夫子慎言,我大唐對突厥用兵,那是國之大事。”

站在身邊的幾人聽到孔夫子竟然這麼說,直接勸阻。

雖然大唐用兵征戰這些事情,陛下並沒有跟他們群臣進行商議,直接把事情安排了下去。

但是事後陛下也解釋了一番,也明白陛下這樣做的目的。

陛下所做的這些,可都是為了天下的百姓,只不過方式不一樣罷了。

這怎麼到了他的嘴裡,陛下這樣做,單單是自己的雄心霸業,不是為了這天下百姓?

別的不說,此次關於征戰一事,就連魏徵他們這些言官,知道了之後,也都是舉雙手贊同。

沒有人認為陛下做的這些不對,而此次征戰,大唐百姓呼聲也非常高。

如此天時地利人和,到了他這裡,陛下竟然成了昏君?

還說出了這些個話,這讓陛下如何不憤怒?

“陛下,孔夫子他也是無心之言,是啊,陛下還請陛下息怒。”

一些大臣站了出來,想要進行勸阻,只見李二用力的拍了一下桌子怒斥。

“你個匹夫,剛剛你說朕是昏君,說這個不好,那個不好朕都忍了,不跟你一般計較。

但是你千不該萬不該,不該議論朝政。

竟然說出了要我大唐與突厥和平,以及進獻糧食的話。”

然而李二剛把這句話說出來,那孔夫子反倒是面帶不屑。

“怎麼?難不成我說的實話讓陛下惱羞成怒了?

若是如此,我倒是想要看一看,這是何道理?”

“是何道理,難道你們孔家的道理,就是拿著我大唐百姓的東西,進獻給周邊異族,來謀求所謂的和平?

我大唐每年有多少錢糧,要白白的贈予突厥。

我大唐邊關百姓,他突厥每到秋季便會南下擄掠。

在你眼中,其他的百姓皆是百姓,難道我邊關的百姓就不是百姓了嗎?

難道我大唐百姓一年辛辛苦苦種植的糧食,繳納的賦稅,就得有一半兒交給那突厥人?

如今這天時地利人和,我大唐出兵征戰突厥,把突厥徹底的消滅,讓我大唐北部再無敵手。

自此,我大唐再也不需要看他突厥人的臉色。

我大唐北部邊關的百姓也得以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