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劍何家堡 第一百七十章-激將之法(第1/2頁)
章節報錯
“臧北城人盡皆知,老夫這何家堡的前身乃是風家堡,風家堡風戀刀乃是在下多年摯友,當年老夫北遊歸來,便是受了風兄弟之邀,來到了風家堡。”
何家老祖蒼拄著金杖,在何魁與何季的攙扶下,彎腰落座,而後“娓娓道來”:“風兄弟膝下,有一子一女,風家堡世代生活在臧北城,家大業大,本是無憂無慮,可自當老夫來了這風家堡後,發現風兄弟似有心事,在老夫再三追問下,風兄弟這才對老夫袒露了心聲。”
“當年的風家堡就已深受這獅虎獸的侵擾,不勝其煩,老夫得知此事,便想著為風兄弟除去這畜生,於是便南下尋找能擒這畜生的高手,卻沒想到,待我返回風家堡時,卻見這堡內上下,都已死在那畜生爪下,風兄弟的兒子,亦被那畜生咬去了半個身子,死狀慘不忍睹,風家堡上下僅剩風兄弟之女,至今下落不明。”
說到此處,何家老祖以袖掩面,抽泣起來,見此情形,何家兄弟與重陽筆三人忙上前安慰,盞茶的功夫,老祖才穩定了情緒,見青衫少年蹙眉沉思,老祖渾濁目中的狡詐一閃而逝,裝模作樣的擦拭了淚水,繼續開口。
“自那以後,我遍尋天下秘籍,想著要為風家報仇,這青絲繞,便是我尋到的一門功法,據說此功法可以壓制住那獅虎獸,不過正當我想研習這門功法為風家上下報仇之時,這功法卻離奇失蹤了。”
顧蕭也沒想到,這青絲繞背後居然還有如此故事,聽到何家老祖說這青絲繞功法被盜一事,青絲繞的線索就這麼斷了,就算不甘心,可也無能為力,又問道:“那請問老祖,當年是從哪得到的青絲繞秘籍?”
何家老祖本就是信口開河,妄圖以這編造的故事將青衫少年矇蔽過去,見他不依不饒,似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意思,只得裝模作樣,拭去眼角的‘淚水’,繼續開口道:“老夫不曾知曉這功法出自何處,只是以重金求得。”
眼見的確問不出什麼線索了,顧蕭也只得放棄,看來要想徹查柳飄飄之死,只能從長計議了。
何家老祖眼見已誆住了這少年,趕緊嘆了一口氣,說道:“木少俠放心,這青絲繞,就算木少俠不說,老夫依然會追查下去,只要查到了蛛絲馬跡,老夫遣人第一時間告知少俠,如何。”
眼下也只能如此了,顧蕭想道。又望向何家老祖手邊那封信函,進入慕容谷的方法就在那封信中,想到霖兒、李叔他們正等著自己,顧蕭心中著急,不再關注那青絲繞,只想著趕緊出發,抓住那獅虎獸,來換取何家老祖手中的信函。
“何老前輩,既如此,還請吩咐,要我等怎麼做。”顧蕭打定心思,向何家老祖抱拳道。
何家老祖見少年不再執著,面帶悲傷,緩緩起身,吩咐何魁將水滄瀾等人請來廳中。
待眾人回到正堂,水滄瀾不忿的瞧著青衫少年,雖然不知道何家老祖應承了這少年什麼好處,讓他答應前去抓捕獅虎獸,水滄瀾打定主意,要在這少年之前先抓到獅虎獸,為如水劍宗好好爭個面子。
何家老祖見眾人已回,正要開口與眾人商量接下來抓捕獅虎獸的事宜,卻聽到後山處傳來一聲令箭響聲,雖然聲音不大,然而房中眾人皆是高手,耳力不弱,聽得真切。
何家老祖面色一沉,眼神微動,金不移立即會意,飛身出了花朝苑正堂,瞧向天空,只見何家堡後山之中代表著何家供奉的穿雲箭,漫天流星,已是慢慢消散。
金不移面色凝重,那令箭意味著什麼,他最是清楚,那是何家交給供奉們用於求救集結之用,何家擂臺外何家老祖交代金不移,命所有護院及何家供奉順著獅虎獸吼聲之處先行追擊,這穿雲箭意味著這些何家供奉不僅追上了獅虎獸,很可能受到了獅虎獸的襲擊。
想到這,金不移忙回身入了廳內,向何家老祖回稟了自己所見。
那穿雲箭正是何家老祖交給何家諸多供奉之物,適才耳中就已聽出了此物聲響,隨著金不移前來稟報,何家老祖更是知曉了事情的嚴重。
這麼多精心拔擢的高手與今年這群江湖客,前去追尋獅虎獸的蹤跡,竟還會發出求救訊號,看來這獅虎獸定是相當難纏,未免這四個“誘餌”對獅虎獸心生畏懼,何家老祖抬手止住了金不已繼續說下去的勢頭,轉向一旁何魁道:“你帶著不移與水少宗主他們前行去,萬事小心。”
“父親放心,孩兒省的,不過…”何魁沒想到這機會來的如此之快,開擂之前自己與金不移和風姑娘還在商量著,要等到何家擂臺之後尋覓一個動手的良機,沒想到今日這機會來的如此之快,依著三人在風家遺址密室之中商議的對策,何魁要將何仲一同引去追捕獅虎獸,讓何家老祖孤身一人,方才有機會下手。
想到此處,何魁口中順從應下帶人前去支援之事,面上卻浮現出這麼多年來都未曾出現過的猶豫神色。
“不過什麼,父親交代之事,難道你還有什麼意見不成。”一直未曾開口的何季,自從父親在苗莊外收下何魁做了義子,無論大事小事,只要父親開了口,何魁任何事情都會照辦,從未有個不字,更別提面露猶豫了。
如今二哥屍骨未寒,又是抓捕獅虎獸之際,卻見自己這位“大哥”面露猶豫,何季頓時火冒三丈,開口嚷道。
何魁等待這機會已有多年,胸中那說辭不知在暗地裡習練了多少邊,見何季發火,立刻恭順道:“父親有命,兒子不敢不從,不過兒子擔心這一去,何家堡內再無應援守護的人手,雖然這麼多年來,我何家堡名聲在外,沒有宵小之徒膽敢胡來,可萬一我帶著所有人都離開了,父親跟前沒有得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