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人界篇 第九章 飛星傳恨扇
章節報錯
薄雲微微,星河耿耿,綿綿軟雨飄落下。雞鳴時分,天空中濃重的烏雲漸散,縈繞在牧野鬼城上空的黑障迷霧也不似午夜時那般濃重。經歷一夜的廝殺,這裡真的成了人間煉獄,更加坐實了鬼城之名,各派子弟死傷無數,明鏡也因此受了重傷。
明鏡混跡於群屍之中,想與陌九合力,封印牧野,卻寡不敵眾,而且殭屍群各種型別皆有,其中包括飛僵、毛僵等修為高強者。各派雖合力剿殺無數殭屍,但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各派都已身疲力竭,沒有佔得半分便宜。
明鏡自己也身負重傷,嘴角鮮血映得臉色更加慘白。他單膝跪於黃土之上,青邪墨寶劍支撐在地上,勉強撐起他的身子。眼前突然閃現了秋霜昔年倩影,一顰一笑,歷歷在目,忽又閃現秋風清那張笑臉,心頭千思萬想,已無力揮斬青邪墨寶劍,只想能夠隨著愛人而去。
就在這萬鈞之際,牧野上空突然出現了一位白衣老者,那老者白髮白眉,撐著一把白底水墨油紙傘,水墨紙傘下還有一個白衣蒙面小童,依旁而立。那白衣小童向下張望,左右環顧,似乎在找尋著什麼人物,左顧右盼間,失聲大喊,“爹爹”。隨後便出不了聲了,像是被什麼人禁了言。
稚嫩的聲音啞然而止,叫聲驚動了下方一人,正是左休明。這時他剛剛擊退幾個長毛僵,因他離聲音發出的地方最近,立馬尋著聲音,抬頭向上望去。
只見空中一大一小站著兩人,均無並無佩劍,手中無劍卻能安然立於高空,此人修為定不一般。一老一少,皆著白衣,袖口紋有淡藍色海水雲捲圖。
上鏽纖雲飛星
那小童更奇,戴著白色花紋面具半遮面,手持一把古扇,上繡纖雲飛星。左休明一驚,莫不是飛星傳恨扇?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傳聞這把飛星傳恨扇,是上界的一位仙人寶物,只因仙人觸犯天條,被貶下凡間受輪迴之苦,寶物便追隨他的主人而遺落在人間,此物自身法力極強,可提升使用者的攻擊能力,這個小童是什麼人物?居然能擁有此扇?
左休明只聽到那半遮面的小童叫喊了一聲,因下方嘶喊聲太大,他並未聽清楚喊了什麼,就啞然而止了。緊接著就見旁邊白衣老者一甩淡藍色海水雲捲袖,身前赫然出現一把沽墨色古箏。
古箏精琢玉石,桑蠶絲絃,通體呈沽墨色,黑暗中散發著柔和的白色光芒。白衣老者纖長手指搭在古箏上面,從容典雅,隨心撥彈。深厚靈透的琴音響起,琴聲時而纏綿悲切,時而婉婉嘆息,高古之音彷彿御風而下。
左丘明驚歎,古箏發出的扣人心玄之音,聲音渾厚祥和,去除魔障,淨化心靈,居然有種可以支配萬物心靈的神秘力量。
“驅魔箏?”陌九還未發現來人,但當聽得高古之音繚繞,頓時喜出望外,心想,這下他們有救了。
隨著婉轉悠長的琴聲娓娓道來,下方的殭屍漸漸都聽得入了迷,各個都停止了廝殺,聲音也不像剛才那般嚎叫,而是發出低低的嗚鳴。
下首站著的柳蒼梧、左休明、憐清子等人,見殭屍棄戰向古堡走去,也都紛紛收回寶劍寶刀,默默地站立在下方,抬頭望著這一老一小。
一曲彈罷,餘音切切,回味綿長。
殭屍走畢,血河河畔,寥寥數十人。陌九這時候才能看到明鏡的身影,發現明鏡重傷跪地,一聲驚呼,焦急萬分間,趕緊跑過去詢問明鏡,“師弟,你怎麼樣?師宗來了。”
說著,就輕輕的扶起重傷的明鏡,兩人朝著上空師宗的方向,恭恭敬敬的深深施禮,“師宗。”
眾派只聽聞隱仙派的建派者乃是關尹道人,但是連他們這等資歷的一派之掌,都未曾見過關尹真容。聽聞自關尹道人收完四名關門弟子後,就未再收徒。現在隱仙派的眾多子弟,都奉陌九等人為師,想不到今日居然有幸見到了這位創立老者,僅憑一首古音玉律,便可化魔除祟,眾人暗暗佩服,紛紛施禮。
關尹道人略一點頭,算是回禮,“我將封印這裡,爾等速速離去吧。”
眾人自知此戰損失慘重,若關尹道人不曾趕來,他們也自身難保,如今這般甚好,眾人皆都安下心來,清點完各家剩餘寥寥子弟,下山去了。
陌九看著明鏡,有心拉他一同離去,卻看到他堅定的眸色,搖頭嘆息,戀戀不捨,也下山去了。
待眾人走後,關尹道人才與白衣小童御風而下,落在重傷的明鏡身前。明鏡重傷體力不支,跪倒在師宗面前,氣絲虛弱,“徒兒謝師宗。”
關尹看著血跡斑駁的白衣明鏡,目光冷靜深邃,他這個徒兒啊,自撿他回來,一直頗為看重,誰知他自十年前與秋霜的那場分別後,就性情大變,沉默寡言,雖選擇絕情重修,但也因此,一夜華髮廣蕭蕭,不見無憂黑髮郎。
“明鏡,你可悟道?”
“弟子自幼跟隨恩師,得恩師教導,弟子只知,道法,需得自身了悟。各人悟各道,弟子今生,恐與道再無緣。”明鏡全身虛弱,有感而發。
“也罷,我來相助,並無他意,只是你命不該絕於此,天意使然。”關尹略一停頓,“從今往後,你我師徒,恩斷於此,此生不必相見。”說罷,負手長立,仰望長空,似乎在看他的歸處。
明鏡大驚,不捨的朝著關尹,又深深磕了三個響頭。
這時,從古堡內閃出一個人影,一紫色璇服老者,朝著他們趕來,腳步踉蹌,似乎十分激動焦急。
秋松齡趕到跟前,先朝著關尹道人虔誠的深施一禮。那白衣小童看到秋松齡,一把上前抱住秋松齡的腰際,“祖父!”
秋松齡摘去白衣小童的花紋面具,一張小臉,眼角下方有一小顆褐色淺痣,正是他的孫兒秋風清,一時激動不已,長擁孫兒,不捨分離。
“清兒,跟你的祖父拜別,貧道將不久於人世,會帶你八年,八年後你方可下山,這八年你們不可相見。”關尹道人諄諄教導清兒。
明鏡一聽,又是一驚,恩師將於八年後殞沒!無法接受這個事實,跪地痛哭,激動不已。怪不得恩師剛才說此生不必再見,他們師徒緣分,當真斷了!
關尹見明鏡痛哭不止,深深搖頭,“徒兒不必如此,世人皆不知何時死,死後何處,我知,故心之所向,徒兒莫要替我傷心。”
明鏡聽關尹道人最後仍稱呼他為徒兒,頓感悲喜交加,悲的是,師宗不久將歿;喜的是,師宗始終承認他這個徒兒。
秋風清非常聽話,當下便恭恭敬敬的跪下,給祖父和爹爹分別磕了三個響頭。
秋松齡深知關尹道人乃世外高人,修為極高。想不到孫兒能得關尹道人垂憐,悉心教導,頓感欣慰。忙下跪給關尹道人行禮感謝。
秋松齡囑咐孫兒虛心求道,臨別前又讓孫兒衝著古堡磕三個響頭,算是拜別。秋風清不明所以,但是祖父交代,自有道理。他自小便生於這裡,如今就要離開了,突然也有一種不捨之情,他重重的磕了三個響頭,才又戴上面具,隨關尹道人御風而去。只是他沒有看道,古堡裡面,有一雙血絲紅瞳,靜靜地看著他。
祖父珍重,爹爹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