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詛咒了。”

“什麼?誰?”方諾反應很快,“被誰詛咒了?”

“花皇。”

花皇……方諾於心中默唸這個名詞,反覆品嚼這組簡單的字音背後蘊涵的奧秘,敞開思路想象它們所指向的宏偉存在。

短短的幾天時間內,他已不止一次從不同存在口中聽到這一名謂。

熊羆告訴他,花皇是早已不存在於世的神獸,作為植物一脈妖獸的信仰,被他們不斷惦念。

吹噓得久了,假的彷彿也能成真。

但是……方諾想起了不久前碰上的樹妖,他們信誓旦旦地說:熊羆得罪了他們的“花皇大人”,所以遭到了整座黑暗森林的針對。

最終死無全屍,不,那是連存在過的痕跡都被植物們吞噬殆盡了。

曾經他是怎樣志得意滿地從植物類妖獸身上汲取靈力、吞噬靈魂結晶,之後植物們就是怎樣從他身上討回這筆血債,為死在他手上的亡魂們報仇雪恨。

“鴉先生,”方諾在遇到未能明晰的問題時,向來都是不恥下問,“花皇,真的還活在這個世上嗎?”

“我聽說祂已經死了。”他用上了特指“獸王”這一位階的妖獸的代稱,以示心中對未知王者的敬重與憧憬。

“祂已經有十多年沒現世過了。”渡鴉搖搖頭,表示自己也不清楚問題的答案,“我們家族德高望重的長輩們,都傾向於祂已經隕落。”

“但是,這不代表祂遺留下的寶物無法代祂施展奇蹟。”

他的意思很清楚:渡鴉家族認為那位“花中的皇帝”留下了某樣有自動回應能力的寶物,維持了祂在一眾信徒心中的地位。

“既然這樣,為什麼會有‘花皇詛咒了魔女’的傳聞?”方諾對此感到不解。

“可能是某位身居高位的樹妖,或者其他植物類妖獸,借獸王遺留下的力量詛咒了那個人類吧。”渡鴉的語氣缺少了幾分自信,“被你們稱作‘魔女’的人類,過去不是一位妖獸獵人嗎?”

“她一定得罪了很多妖獸家族。”他斬釘截鐵地說,“在這個過程中,哪怕揹負上足以致命的詛咒都不值得感到奇怪……她還活著反倒是一個奇蹟。”

聽到眼前的妖獸竟沒有奉承魔女,方諾莫名其妙地鬆了口氣。

但轉念一想,這傢伙之前揪過自己尾巴,還拔了自己腦袋上的一簇毛,剛剛萌生的好感瞬間又清零了。

別看這隻渡鴉現在表現得這般正經,沒準他下一秒就要開始惹是生非了。

“那麼,詛咒的內容是什麼?”趁著自己還在興頭上,方諾咄咄追問道。

“詛咒”也是一種奇蹟,但並非所有啟靈的獸族都有能力施展、掌控它。

一不留神操作失誤,很大機率會引火燒身,非但沒有禍害到詛咒的物件,反而害自己深陷泥潭、難以自拔。

過去,方諾聽自己的師長和認識的其他長輩提起過,在外面的世界,“詛咒”被稱作是“由黑魔法引發的奇蹟”,與長老們施展的呼風喚雨的術法有較大的差異,也不同於魔女操縱靈力線的技巧類奇蹟。

與憑空生火、製冰,讓乾涸的大地重換生機這類藉助元素力量施展的奇蹟,更是屬於截然不同的兩個型別。

什麼是“魔法”?方諾某一任老師曾解答過這個問題,那隻了不起的(至少在方諾看來是這樣)的黃仙將它定義為一種“生靈的‘參與’活動”。

比尋常的術法(或稱‘法術’,在黃仙們的語言中,這兩個詞意義相近)更加“高階”,乾脆點來說,是更“傳統”、更“原始”,所以未經一代又一代奇蹟施展者們的改良,就更加難掌握,也更加“危險”。

獸族傳承的靈力使用方法,從最初的“魔法”,演變為現在的“百花齊放”,妖獸們可以用各式各樣的方法來運用大氣中的靈力,無需再套“魔法”的公式。

但公式的誕生自有它的道理,原初的獸族研發它們,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大氣中蘊含的力量。

掌握這一公式,他們便不單單是在現實中施加影響、構築出實體的奇蹟,更能用最少的靈力,涉及到萬物的情感,製造出在心理和精神領域上的奇蹟。

元素背後的象徵意義,據說也是妖獸們的先祖透過研究、拓展魔法公式,而定義出來的概念。

他們發掘出了不同元素在針對各種心靈系奇蹟上的優與劣,從而對症下藥,讓大自然中的“奇蹟造物”,即各種藥草們能充分發揮作用。

往往蘊含“風元素”或“火元素”的藥草的療愈效果更好——這個說法其實是有理論依據的。

透過研究魔法,獸族在長達數百萬年有記錄的發展史中,總結出了許多種“參與”方式也即使用靈力的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有三項,大部分奇蹟都可以用它們來解釋:

其一是“超越性的方式”,是三種常見方式中最為稀少的一類,它僅存在於“高層次的事物影響底下的生靈,而底下的生靈無法改變高層次事物的存在狀況”這樣的場合。

方諾只能勉強回憶起自己被教授到的大致概念,在沒接觸到具體事例的情形下,他對這個方式的理解十分模糊。